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5-07-09 12:24:06
【精华】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锦集六篇

【精华】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锦集六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和验算。

2、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验算。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

1、引导学生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解决问题。

2、师出示问题:“华夏小学同学捐出576本故事书,送给6所希望小学,平均每所小学分到多少本?”

3、列出算式:576÷6

4、探讨估算方法

(1)学生独立估算商是多少?

(2)组内讨论估计的过程。

5、探究竖式计算方法。

(1)学生列出竖式。

(2)提出问题:被除数百位上的“5”比除数“6”小怎么办?

(3)交流反馈

(4)教师小结: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两位。

(5)学生独立计算后,引导学生理解商“9”要写在十位上的算理。

二、学习验算方法。

1、教师提出探索性问题。

要检验商是否正确该用什么方法验算?

2、学生独立思考

3、同伴交流

4、全班汇报,教师归纳小结:要检查除法算得对不对,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来验算。

5、尝试解决问题

问题(1)如果把这些书送给4所希望小学,平均每所小学分多少本?

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独立计算后集体讨论计算方法。

问题(2)王老师有100元,最多可以买几盒拼图,还剩多少元?

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你遇到了什么问题?

小组代表汇报,集体解决问题。

6、质疑: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三、巩固练习

1、出示教科书P62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计算方法,鼓励学生用比较分析法做。

(3)集体订正。

2、摘苹果游戏

(1)出示试题,贴上苹果。

846÷6156÷4364÷7432÷6389÷9872÷4

(2)摘下商是两位数的算式上的苹果

(3)算一算,集体练习,指名部分学生板演。

四、应用

1、出示教科书P62第4题,按如下过程进行思考。

(1)说出题中的数学信息。

(2)找出题中的数学问题。

(3)找出问题解决的方法。

(4)独立完成

2、出示教科书P62页第五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9~21页的例1、例2及练习四中的题目。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笔算方法。

2、使学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谈话。

师:每年的植树节全国许多部门与单位都组织植树活动。比如,去年植树节洛阳市植树约有1538万棵。谁能说说植树有什么好处?

生:抵御风沙、绿化、提供新鲜氧气

2、引出实际问题。

(1)呈现植树画面(教科书第19页主题图)。

师:这是我们学校今年植树的情景,你看到些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解决问题。

① 对学生提出的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请学生随时解决。

② 对学生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请学生说出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二、探究笔算方法

1、探索解决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的方法。

(1)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小组内交流。每位学生介绍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3)全班交流。为学生创造交流展示探索成果的机会。

请小组推荐代表,介绍本组解决问题的方法。

2、师生交流笔算过程。

(1)谈话。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问题。有的用口算方法算出422=21;有的通过分小棒,知道了结果;还有一些同学用除法竖式解决了这个问题。今天我们重点研究笔算除法。(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2)再现422的笔算过程。

3、试一试。

放手让学生解决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的问题。

(1)师:我们已经解决了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的问题,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该怎样解决呢?再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出结果。(告诉学生:也可以先用小棒分一分,再写出竖式。)

(2)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之后,全班交流。

(3)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基础上,呈现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实践与应用

1、帮小兔拔萝卜(课件出示)。

先请学生完成计算,在小组内相互检查。

然后,课件显示拔萝卜的收获,使学生体尝成功的快乐。

2、帮小动物检查对错。

师:我们班小朋友真棒!不但自己学会了用竖式计算除法,还帮助小动物解决了问题,检查出了错误。通过这些活动,你想提醒大家在笔算除法时应注意些什么呢?

3、设计活动(练习四第3题)。

(1)请学生欣赏广场上花卉图案(出示广场一角画面),接着引出布置学校的情景。

师: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一起解决提出的问题。

(2)自主设计图案,并解决问题。

(可以独立解决,也可以2~3人结合。)

完成设计后,全班交流。

4、猜数谜。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体会?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使学生主动获取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意识,开拓学生的思 ……此处隐藏4414个字……

(2) 课件出示例1的情境图。

提问:图中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量得的结果是多少?

再问:你能用米作单位分别表示课桌面的.长和宽吗?(学生分别用5/10米、0.5米表示课桌面的长,用4/10米、0.4米表示课桌面的宽。)

(3)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的尺子图。

提问:小明买了这样一把1米长的尺子。它被平均分成了几份?(指1分米的刻度)这里的1份是几分米?如果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用小数表示呢?

课件出示相应的填空,谈话:你能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吗?先想一想怎样填,再在书上第101页的第1题中填一填。

学生练习后,指名汇报。

(4)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课件出示题目,指名口答。

提问:仔细观察这些分数,分母都是几?

小结:十分之几用小数表示都是零点几。

(5) 游戏:对口令。

教师说一位小数,学生说表示几分之几,或教师说几分之几,学生说小数。同桌相互做游戏。

2. 教学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

(1) 谈话:我们再到文具店去看一看吧,这里还有两件文具。(出示例2的情境图)圆珠笔多少钱1支?笔记本多少钱一本?

提问:你能用小数表示圆珠笔的价钱吗?自己先试一试,再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

全班交流,并读、写1.2元。(着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再问:怎样用小数表示笔记本的价钱呢?

小结:用小数表示几元几角,可以把几角表示成零点几元,再和几元合起来就是几点几元。

提问:今天我们认识的小数和以前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

讲解:我们以前学过的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是自然数。0也是自然数,它们都是整数。像上面的0.5、0.4、1.2、3.5都是小数。小数中间的点叫小数点,小数点的左边是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部分。(相机板书:小数点、小数部分、整数部分)

提问:你能写出两个小数吗?读给同座位同学听听,并指出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指名汇报。

三、 应用与拓展

1.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课件出示)

让学生做在课本上,集体订正。

2. 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课件出示)

先读出这些商品的价钱,再说一说是几元几角。

3. 找朋友。(把分数和相应的小数用线连起来,题略)

4. 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独立练习,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四、 总结延伸

提问: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延伸:今天我们学习的都是一位小数,以后我们还要进一步学习位数更多的小数,更全面地认识小数。如果感兴趣,同学们可以自己找一些资料看一看。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书第50——51页,体积单位的换算,想一想、试一试第1、2题,练一练第1、2、3、4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究、推导,使学生知道: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2.过程与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知道常用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

体积单位与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准备:

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盒子和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填空:30厘米=( )分米 5米=( )厘米

2平方米=( )平方分米 45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师: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计算:

(1)一个长方体盒子,长5分米,宽4分米,高3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2)一个长方体水池,它的底面积是30平方米,高是2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二、探究新知

1.质疑:猜测一下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可能是多少?

可以用什么方法验证你的猜想?

2.师:我们是怎样推导出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

3.探索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

(1)说一说:你准备怎样利用学具来操作。

(2)四人小组活动。

(3)抽生完整表述操作过程:1排摆10个,每层正好摆10排,也就是说,每层可以摆100个。高是1分米=10厘米,盒子里正好摆10层。

(4)师:如果用分米作单位,大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如果改用厘米作单位呢?

(5)师: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据学生回答板书:1分米3=1000厘米3

师:1立方分米等于多少升?1立方厘米等于多少毫升?

你还能想到什么?

据学生回答板书:1升=1000毫升

4.探索立方米和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

(1)师:关于立方米和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你有什么想法?

(2)四人小组交流。

(3)抽生汇报,师注重引导学生表述准确、完整:体积为1米3的正方体,它的棱长为1米;也可看成是棱长为10分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10×10×10=1000分米3,1米3 =1000分米3,1 m3 = 1000dm3。

三、新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1.书第50页试一试第1题,独立完成。

2.书第51页试一试第2题,独立完成,引导学生比较。

3.书第51页练一练第1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书第51页练一练第2题

通过计算第三种包装比较合算。如果学生有其他的比较方式,只要合理,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5.书第51页练一练第3题

先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对电视机包装箱上“60×50×40”这个数据信息进行解释,然后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并计算。体积是60×50×40=120000(立方厘米),也可以换算成120立方分米。

6.书第51页练一练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说说是怎么想的,实际上就是求1.5米高的水的体积。50×20×1.5=1500(立方米)

板书设计:

体积单位的换算

30厘米=( )分米 5米=( )厘米

2平方米=( )平方分米 45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1分米3=1000厘米3 1米3=1000 分米3

1升=1000毫升 1m3=1000 dm3

《【精华】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锦集六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