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

时间:2025-11-10 17:16:04
幼儿园教案(通用15篇)

幼儿园教案(通用15篇)

作为一名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幼儿比高矮的兴趣。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2、引导幼儿比较两种物体的高矮,懂得高与矮的比较是相对的。

二、活动准备:

1、悬挂气球,同样大小的红色、绿色大长方体积木各一块,两张小鸡和小鸭图片,一把贴绒小椅子。

2、每人一份高矮不同的材料:红色、绿色的小长方体积木、圆柱体积木各若干,木珠若干,大小不同的量杯各一个,套管、盘子各一个。(盘子的正面有方格,反面有凸钉)

三、活动过程:

1、游戏"谁拍到了气球"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注意)。

请甲乙两名幼儿来拍悬挂着的气球(不能踮起脚或跳跃),可看到甲拍到了气球,乙却拍不到。(教师为什么甲拍到了气球,乙却拍不到――引出比高矮话题)

2、幼儿自由探索,教师指导总结

①与同伴比高矮幼儿两两组合比高矮(也可以和老师比),讲出谁高、谁矮或两个人一样高。自由交换伙伴再比,可多次进行。

教师小结:甲和乙比,甲高乙矮;甲和丙比,甲矮丙高

②比用具幼儿在活动室中自由寻找两种用具比较高矮:如热水瓶高,杯子矮;组合柜高,小椅子矮……、

③比积木教师出示红色、绿色长方体大积木各一块,变换摆放方法,让幼儿观察比较:两块积木平放――一样高;红积木竖起来,绿积木平放――红高绿矮;红积木平放,绿积木竖起来――红矮绿高。教师拿掉红积木,问:绿积木是高还是矮?(幼儿无法比)由此使幼儿懂得了一种物体不能比出高矮,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体之间才能比出高矮来。

3、幼儿再次分组自由探索:

幼儿人手一份高矮不等的材料进行比较。

①、让幼儿用同样方法将相同数量的小长方体积木在桌子上搭高。

(教师问:你们谁搭得高,谁搭得矮?幼儿:一样高)

②、让幼儿将相同数量的.木珠穿入套管,再插在凸钉盘上,相互比高矮。(教师:看看谁插得高,谁插得矮?幼儿:一样高)

③、让幼儿将大小不同的两只量杯比高矮。

(教师问:哪只高,哪只矮?幼儿:大杯高,小杯矮)

④、请幼儿把6块红圆柱体积木搭在一起,再把5块绿圆柱体积木搭在一起,然后比一比。

(教师:哪个高,哪个矮?幼儿:红圆柱体积木比绿圆柱体积木高。教师:用什么方法能让红圆柱体积木比绿圆柱体积木矮呢?幼儿:拿走两块红圆柱体积木,或加上两块绿圆柱体积木就行了)4游戏结束:

教师出示小鸡、小鸭的图片(遮住下半部分)玩游戏。(教师用小鸡的口吻说我小鸡高,你小鸭矮。教师然后又用小鸭的口吻说:不,我小鸭高,你小鸡矮)教师请幼儿判断一下小鸡、小鸭哪个高,哪个矮?(幼儿可能回答一样高,因为它们的下半部分被布遮住了,从头部看是一样高的)教师揭去遮盖的布,幼儿看到小鸡站在小椅子上,小鸭站在地上。再请他们想一想,小鸡、小鸭哪个高,哪个矮?教师可边说边把小鸡从椅子上取下来与小鸭比,使幼儿懂得比高矮必须在同一平面上。

四、活动延伸:

教师让幼儿到操场上去找任何一种物体与自己比高矮。如,让幼儿比过后说,我和大树比,树高我矮;我和栏杆比,我高栏杆矮。教师提醒幼儿要站在同一平面上做比较。

教师请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分别比高矮,如果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三个人一起比高矮,该怎样比?把比的方法告诉大家。

幼儿园教案2

活动目标

.学习欣赏名画,发展观察力和初步的审美鉴赏力。

.绘制自画像,发展创造力。

  活动准备

.著名画家的自画像,例如毕加索的自画像。

.图画纸、水彩笔。

活动内容

  学习领域:

形式:小组

1.先让幼儿欣赏著名画家的自画像,例如毕加索的自画像。

2.分给每位幼儿一面镜子,请他们观察自己的表情,教师可鼓励幼儿变换不同的表情。

镜子中的你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用适当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样子。)

平常,你有哪些表情?

3.老师可说出一些情境,让幼儿想象,展现不同的表情,例如:

到动物园看动物玩游戏。

吃了很多美味的鸡翅。

看了一部很有趣的卡通片。

和爸爸妈妈到公园去玩。

看见一只大老鼠。

4.请幼儿把自己最喜欢的表情画下来,完成后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我的自画像》。

评价

能画出自己突出的外貌特征。

能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建议:

可举办幼儿自画像展:将幼儿的自画像张贴在展板上,让幼儿相互欣赏并相互介绍。

幼儿园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涂色、摆学具等活动,激发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幼儿通过实践活动能发现事物的规律。

教学难点:

幼儿能自己创造出有规律的排列。并引导幼儿能从颜色和形状两方面发现规律教具、学具准备课件、不同动物学具各6个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感知规律。

1、小朋友我们准备开联欢会,我们要把教室打扮得漂漂亮亮,想不想去看看?(想)请看大屏幕。

2。课件出示主题图──小朋友在漂亮的教室里跳舞。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又发现了什么?

幼1:有彩旗、灯笼和花朵。

幼2:有很多小朋友在跳舞。

师:这些彩旗、花朵和灯笼是不是乱摆乱放的?

生:不是,是有顺序的。

师:他们的摆放都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都有规律的。其实规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会经常遇到的,这节课,我们就要用数学的眼光来寻找生活中的规律。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1。课件出示彩旗图。

师:我们先来找找彩旗排列的规律。

(彩旗按红、黄交替出现,最后一面没有颜色。)师:猜一猜,这面旗会是什么颜色?

幼1:是黄色的。

幼2:下一面是黄旗。

师:都猜是黄旗,看看对不对(点击鼠标,最后一面旗是变为黄色,幼儿欢呼)。猜得真准!你们是怎么想的?

幼:因为小旗是按照红色、黄色这样的顺序一直摆下去的,所以红旗的后面是黄旗 ……此处隐藏6231个字……树梢处的叶子,尾巴短粗,头部能抬得很高图片7鸭冠龙它与霸王龙一样都是生活在6850万年以前,鸭冠龙的生活与鸭子相似,是在水中游泳,并且以水中植物为生。

图片8剑龙它最大的特征就是背部耸起的两排骨板,以及尾巴上生着尖棘。剑龙是草食性的恐龙,行动缓慢,它身上的骨板和尾巴上的尖棘,便成了躲避肉食性恐龙最好的防卫了。

图片9雷龙体重约在35公吨到50吨之间(7到10只成年大象),粗壮的腿,有如树干一样雷龙的身体虽然大得惊人,性情却很温和,平时以植物为食,有时会走入沼泽里,由于水具有浮力,可以减轻它身体的沉重负担,同时也能躲避像异特龙般凶暴的肉食性恐龙的攻击。

图片10慈母龙 身长9米(三到四层楼) 体重4吨 ,主要食物: 吃树叶,浆果,和种子 ,杂食恐龙,长着和鸟一样的脚,性格温顺图片11巨齿龙最早的大型、二足、肉食性恐龙,体长:7-9米长,约3.5米高(尽两层楼高),锯齿龙的大脑是最大的且,它的感觉器官非常发达,因而被认为是最聪明的恐龙图片12翼龙就是会飞的恐龙,其实翼龙不是恐龙,它是生存在恐龙时代的一种动物,是一种会飞的爬行动物,当时恐龙控制着整个陆地,翼龙就控制着整个空中,是当时的空中霸主。

三、探索恐龙外形与食性关系。

1.食肉恐龙和食草恐龙看上去有哪些不一样的特征呢?

2.引导幼儿观察肉食恐龙、草食恐龙的牙齿、脖子、体型的不同,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

启发幼儿思考食性和外形的关系,比如为什么肉食恐龙的`牙齿很锋利,为什么草食恐龙的脖子很长。

3.根据初步了解的肉食恐龙和草食恐龙典型特征,给挂图中的恐龙分类4.小朋友知道肉食恐龙与草食恐龙生活在地球的什么地方吗?

小结;几亿年前的地球上拥有一个完整的大陆,恐龙可以自在地四处漫游。按照四、食性给恐龙分类按照恐龙的食性对自己熟悉的恐龙进行分类恐龙喜欢吃什么呢?

那哪些恐龙喜欢吃肉哪些恐龙喜欢吃草呢?

五、恐龙是怎么灭绝的?

可是,这样的庞然大物在地球上称霸了一亿七千万年以后却一齐消失了,它究竟是怎么消失的呢?请你想一想、猜一猜、说一说。

幼儿自由讨论、猜测并交流。

教师小结:就象你们的猜测一样,我们的科学家也作了各种猜测,但却都没有根据,所以恐龙的灭绝,至今为止,仍然是一个没有解开的谜。小朋友,你们觉得恐龙神秘吗?希望我们小朋友努力学习,不断地去探索、研究恐龙,早日找到答案。

幼儿园教案13

一、教学目的`:

幼儿学会幼儿园各种器械的玩法,幼儿开心快乐的参与幼儿园活动。

二、教学准备

各种运动器械、城堡(玩具)

三、教学过程:

1、向幼儿介绍各种运动器械并演示玩法。

2、向幼儿介绍城堡各部分名称和玩法,请能力较强的幼儿尝试玩一玩。

3、幼儿选择器械玩耍,教师在一旁提醒幼儿要注意安全。

四、教学延伸

请幼儿说一说都完了哪些器械,感觉如何?幼儿园很有趣,鼓励幼儿坚持每天开开心心来幼儿园。

幼儿园教案14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收集”的含义,感受收集中蕴含的美好情感。

2、寻找画面中事物间的联系,并能根据事物的特点进行合理联想。

二、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本小图书、大图书一本

相关的媒体课件(关于秋天的收集)

字卡:收集

三、活动流程

(一)导入——聊聊我们的收集

1、出示字卡“收集”

师:收集就是将一些东西收到一块儿,保存起来。

——想一想,有哪些东西你特别喜欢,也想要收集的呢?

小结:看来我们每个人想要收集的东西都不一样。不过,想到收集,总会让我们感到快乐。

过渡 对了,今天我还带来了一本关于收集的书呢,在这本书里介绍了很多朋友收集各类宝贝的有趣事,想看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读一读吧

(二)阅读——看看身边的收集

1、阅读封面

——你看到封面上有什么?

过渡:这么多可爱的宝贝被一双大手小心翼翼地捧着,这就是收集,一件非常快乐的事。那么在这本书里究竟讲了哪些朋友收集的事呢,这些朋友又会收集什么宝贝呢,让我们一同打开书看看

2、阅读大图书(理解画面所表达的意思,寻找画面中事物间的联系)

(教师配乐朗读故事前半段)

——看到这儿,你们知道,周围有谁在忙着收集呢?(用表来呈现画面中事物间的联系)

——他们收集的东西一样吗,你记得他们都收集了些什么呢?(用表格来体现事物间的联系)

——猜猜,为什么他们要收集这些东西呢?(重点解决清洁工伯伯的问题)

小结:收集有时候能让自己变得美丽,变得快乐,收集有时候也能让周围人感受

2、阅读小图书(迁移阅读经验,并能根据画面中事物的特点进行合理的联想)

——乌鸦喜欢收集的东西有一个相同的地方,你发现了吗?

——猜猜除了书里的`这些,还有哪些亮闪闪的东西会是乌鸦喜欢收集的呢

——仔细看看这幅画,你知道大海收集的宝贝有哪些吗?

——你觉得春天会收集哪些宝贝呢?男孩女孩大比拼,看看哪一组想出的多

小结:收集的宝贝多还是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一颗会发现会爱的心灵,当你拥有很多属于自己的爱时,你会变得更加幸福和快乐。

(三)移情——萌发收集的兴趣

即将离开幼儿园,想想你心里收集了哪些关于幼儿园的美好回忆呢,下回让我们来比比,谁心里收集的美好故事最多。

幼儿园教案15

活动目标:

1、学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的技能。

2、探索在快跑中不与他人碰撞的策略。

3、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鸡﹑鸡妈妈和老鹰头饰,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鸡妈妈真能干,看我生下了哪个蛋宝宝!(生蛋后,幼儿蹲下)。

2、鸡妈妈:我的宝宝快出壳吧。你们长多大了?快快让妈妈看一看。

幼儿做伸头。肩。臂。腰和腿的动作。

3、听音乐做小鸡操。(放磁带小小蛋儿把门开)

二、基本部分

1、鸡妈妈要带小鸡去捉虫,捉到虫子送到妈妈这儿来。

(提醒幼儿一次捉一条。)

2、鸡妈妈:鸡宝宝再去捉一条虫子,送给小鸟吃。

3、鸡妈妈:我们再捉一条虫子送给小鸭吃。

4、如果遇到老鹰,赶快跑到妈妈这儿来。

(提醒幼儿快跑时前后摆臂。)

5、鼓励幼儿探索在快跑中不碰撞的`好办法。

6、和大家一起分享小虫子。

(鼓励幼儿将捉到的虫子送给客人吃。)

三、结束部分

放松整理。(放大公鸡音乐,鸡宝宝洗澡)

《幼儿园教案(通用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