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美术教案汇编1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美术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美术教案1教材分析
从画玩具到画家具,把学生观察的视野,我家的家具由个人玩赏的小天地引向家庭的各个角落。把从画“喜爱”的引向画“好看”的。这不单要求学生的观察要深入一些,而且也是在逐步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我家的家具
这一课用一幅相片,介绍了客厅里使用的(看到的)家具:柜、几、电视机、瓶花、挂面、电冰箱等;又介绍了四幅学生作品,分别画了各种家具,不论画的是单色还是彩色的,大都是画平面的,“排队式”的,这正是儿童画的特点,说明小孩子的观察和感知比较笼统、概念化,对空间观念还较模糊。这是儿童心理和生理的必然反映,歹可有过高的要求。
这一课是本单元最后的一次记忆画练习,教学时应善于从比较中看到学生的进步,从分析中发现教与学的问题,力求改进,以利于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观察物体的习惯,学习能选择“好看”的东西凭记忆把它画出来。
作业要求
凭记忆画出家里“好看”的家具;画出家具的大致外形、内部特征和色彩、注意不同家具之间的大小比例及摆设的位置。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观察家里的家具,看看哪件是属于“好看”的,认真看看它是什么形状的,为画好记忆画做好充分准备。
教学过程
第 一 节
一、提问学生:你家里有哪件你认为好看的家具,能把它的形象特征讲出来吗?
二、指名要两三位学生在黑板上用线画出自己想画的一件家具,并发动同学评一评:
谁画的`好看。
三、教师列举一些家具的名称和形状,如桌、椅、橱、柜、炉、锅等等,要学生联系前课画方形、圆形、三角形来记忆物象的形象,以此做好这次的作业,并着重提示学生注意表现这件家具的形状特征。
四、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谈谈课本对学生作业所提出的要求。宣布这次作业是要求
每人画一两件自己感觉最好看的家具。
五、学生进行作业:教师辅导,择优介 绍。
六、布置学生仔细观察家里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它的家具是什么,怎样摆设的。
第 二 节
一、启发谈话:前一课,每人都能画出自己家里最好看的家具来。老师布置观看自己家中某一地方有些什么家具,是怎样摆设的?有没有细心观察?
二、指名几位学生谈观察感受。教师着重说明每个人的家庭情况都不同,使用的家具也不会完全相同,摆设更有各自的特别之处。学生谈观察感觉时,一定要具体真实,才会画得好。
三、作业:画自己家中的一角。要画上家具及摆设的位置和涂上色彩。
四、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五、讲评:择优表扬。
小学美术教案2立体贺卡
教材分析: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纸工简单的立体造型方法。要求学生利用废旧材料制作贺卡,以及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
1.学生懂得贺卡是具有纪念意义的精美艺术品,学习贺卡制作的方法。
2..通过贺卡的制作,提高学生装的设计、制作能力,
3.培养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的品德增进师生感情。
教学重点:
用剪贴手法设计和制作贺卡。
教学难点:
构图设计和恰当选择材料。
教具准备:
自制各种示范贺卡;示范制作备用的花纹图案资料;8开白纸,废旧彩图纸,浆糊、剪刀、画板、图钉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让同学们运用这些已学过的知识,自己动手制作贺卡。(板书课题:立体贺卡)
2.贺卡是在重大节日、纪念日、生日互相赠送的具在纪念意义的精美艺术品,它能显示爱心,表达美好的祝愿,给我们增添欢乐,友谊和节日气氛,我们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自己动手制作,不但能够节约,而且会使人更感亲切,更有意义。
3.贺卡欣赏:(出示贺卡范图、边欣赏边讲解边板书)
贺卡的内容广泛:包括贺年卡,对话圣诞卡,尊师卡、生日卡等。贺年的形式很多:单页卡折页卡;有平面的、立体有声的;横式的`,竖式的;心形的、树叶形的及不规则形的。
制作贺卡的方法有:摄影的,色彩绘声绘的,镂印喷刷的以及剪贴的。剪贺卡包括利用多种材料拼贴和利用废旧彩图纸剪贴制作的等。贺卡的制作要求:构思巧妙,形式新颖,造型优美,工艺精致。下面重点介绍一下利用废旧彩图纸剪贴制作贺卡的方法。
4.剪贴贺卡的制作步骤:(边演示制作步骤边讲解、边板书)
(1)构思、设计
我们要制作一张贺卡,首先应该有一个好的构思,准备制作一个内容,什么形式的贺卡,然后,可按自己的构思画出铅笔设计稿。
在设计时我们应该考虑赠送的对象,因人而异,如老年人喜欢爱欢乐、新颖的格调;儿童则喜爱灿烂绚丽的色彩我们只有掌握了不同对象的心理和爱好来进行设计制作的贺卡就一定会受到珍视和喜爱的。
(2)准备一张较厚的纸,按所需形状剪裁。
(3)选材、配色:废旧的画报和图片本身就有一定的图形和色彩,我们就是要利用它选取我们所需要的部分图形。要注意色彩配置鲜艳、明快。
(4)剪贴;剪取合适的图形,按设计稿依层次贴到纸上合适的位置。
(5)书写或剪贴赠言:如:新年好、老师您好、生日快乐等祝愿的字句。
(6)整理画面:看看什么地方需调整,什么地方空了需添画。
5.学生课堂作业
作业要求:制作一张贺卡,要求构思巧妙,形式新颖,工艺精致。
(1)请位同学到讲台前各拼贴一张贺卡。
(2)其它同学在座位上开始设计制作剪贴形式的贺卡。
(《新年快乐》、《友谊地久天长》、《老师,您好!》播放轻音乐。)
教师巡视辅导,交待注意事项:
构图时要注意疏密、虚实关系;配色要鲜艳、明快图案和文字要眉目清楚剪贴花纹线条要流畅不要把连接处剪断了。
6.课堂小结(约2分钟)
(1)与学生一起分析、讲评作业,并对优秀作业进行表扬。
(2)学生互相交换贺卡。
(3)总结课堂教学情况。
小学美术教案3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能用简练概括的线条描绘小区的景物,合理组织画面。
2、 加强观察、引导记忆,提高 ……此处隐藏7154个字……p>
2、感受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种植茶叶的国家。板书——种茶。早在唐朝时期,陆羽就写了一本世界上最早的论茶专著——《茶经》。
⑴课件展示:了解中国制茶的历史。
茶叶经过采摘、筛选,烘炒,得以保存。有朋来时,泡一杯香茗,聊一聊天,是一件多么赏心悦目的是啊。
⑵问:你都知道哪些茶叶。
了解茶的一般分类。欣赏《斗茶图》
⑶同学们喝过茶吗?茶的味道如何?你知道喝茶的好处吗?了解唐朝诗人陆仝的一首《茶歌》,感受古人对茶的赞美。欣赏《宫乐图》局部,欣赏《弈棋图》。讲一讲毛主席和齐白石的故事,欣赏《梅花茶具图》。
小结:是啊,人们爱茶,喜欢品茶,我们温岭的大街小巷也有无数的.茶楼茶馆,(出示图片),同学们有没有去过呢?你知道茶是怎么泡出来的呢?欣赏一段茶艺表演的视频。板书——泡茶。
3、揭题
假如让你喝上这么一杯茶,你会有什么感觉?板书——品茶。请同学们喝一喝茶,导出课题——茶香四溢。
4、欣赏
品茶离不开茶壶和茶杯。
欣赏各种茶壶和茶杯、欣赏茶壶和茶杯的泥塑作品。了解壶的各种造型以及什么是壶铭。
5、作业
分组泥塑茶壶和茶杯或画一画饮茶的画面。
6、讲评
7、拓展
欣赏其他茶具、欣赏茶的包装等。
小学美术教案13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杯子的制作材质,掌握设计杯子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图片,动手操作,体会杯子的设计理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前人设计的杯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设计新颖独特的杯子。
2.难点:如何利用不同的材质来设计有特色的杯子。
三、教学过程
1.导入:同学们,有没有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呢?如果你可以为乌鸦换一种方式喝水,会给它换一个什么样的喝水工具?引出杯子的.设计。
2.新授:(1).既然想设计一个杯子,首先,我们要先了解杯子,你知道杯子都有哪些材质么?
(2).欣赏不同材质的杯子。(陶瓷、玻璃和塑料)
(3).我们了解杯子的材质,现在我们了解下杯子的组成?哪位同学可以跟我们分析一下呢?出示杯子的组成部分,再介绍各个部位的作用。(杯底、杯身、杯盖、杯把手)
(4).到了我们的关键环节,如果你想设计被自己,我们应该如何设计杯子呢,首先让我们欣赏一些独特的杯子图片。
(5).欣赏杯子,(从古至今新颖精致的杯子图片),总结出杯子的设计理念:大胆想象,造型各异,材质拼接。
(6).总结看来我们的古人很聪明,给我们带来了便捷,欣赏了这么多有趣的杯子,下面老师来给大家做个示范。(边示范边讲解)
3.设计要求:实用,美观
4.实践展评:(评价围绕要求,既说优点,又要说不足,如何改进)
5.作业要求:把课堂上的作品拿给你的爸爸妈妈看,并讲述你为什么这样设计。
四:板书设计
小学美术教案14教学目标:
1、培养创造能力
2、学习标志的一般知识
3、掌握标志的设计知识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标志的意义和用途,标志的表现形式和设计过程
2、怎样设计简明、传递信息准确、独特完美的标志
电教、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标志范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图案范画数幅,简单归纳图案设计的方法和表现形式,使学生加深对图案设计方法的印象。
二、观察比较
出示三幅范画:静物素描、色彩风景、标志,比较三幅图后,:标志和图案一样是平面的,它不但有优美的艺术形象,完整的`构图,还能起到传递信息和识别形象的作用。
三、观察、欣赏解释
(1)出示投影片,观察、欣赏标志范画。
(2)通过观察和欣赏后归纳
标志:是人类社会中识别和传递信息的视觉符号。
用途:识别示意、传递信息,用一个符号代表一个事物。
种类:交通标志、生活标志、体育标志、商业标志。
要求:设计意念新颖,主题表达明确;形象简练、概括、美观、易识别,有一定的寓意性。
四、教师演示设计和绘制过程
1、构思
2、起稿
3、着色
五、学生设计,教师巡回指导
六、作业
小学美术教案15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本课是第11册的第5课,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教学。这个单元同时也是本教材构成和图案一条线上的内容,本课是此单元的第1课,主要利用线材合理选择自己的工具和方法,在弯弯曲曲的牵连中,融欣赏、评述、交流、制作于一体,挖掘构成中质材所能体现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此课也为下一课《立纸浮雕》作好了铺垫,使学生从浅浮雕的线条造型逐步向浮雕的线条造型作好过渡。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可以让学生通过预习进行研究性学习,主动地去了解线材所表现的形式美,在合作交流中掌握创作的方法,传递自己的情感,提高美化生活的能力。
这课还可以将制作好的作品来装饰学生自己的房间,美化生活,展现自我,舒展个性。在教学的延伸上可以通过服饰上的、家居生活中的立线浮雕来进行欣赏,了解它在生活中的运用。
(二)教学目标
观察绳线造型的方法,了解平面装饰的构成。利用绳线或其他线材初步掌握立线浮雕的制作方法并加以表现。培养学生的动手创作能力,在作品中传递自己的'情感,提高美化生活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具:范作、铅丝、彩色的废旧电线等。
学具:各色绳线、胶水、毛笔、色卡纸、剪刀等。
课时:1课时。
(二)设计
●教学导入:用带来的各种线材(如彩色绳线、麻绳、铅丝等)弯曲成不同效果:单线造型、色块等,请同学们做出更多的效果。
●教学新授:
(1)欣赏范作与同学进一步研究、交流绳线的造型表现方法。
(2)可以通过课前预习先画好一张造型简洁、构图饱满的铅笔稿,课上用准备好的绳线进行组合搭配,粘贴成画。
●布置作业:
可以采取两人合作一张作业的形式。
●作业展示:
可以办一个小型的展览,由合作者来表述自己的创作意图,其余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更好的修改建议。
三、学习建议:
●是否初步认识到线型材料的特殊造型效果?
●是否尝试运用绳线等线材组合成画。
●是否大胆地用立线浮雕的方式来表达个人的爱好和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