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教案必备(8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 通过学习律动《采茶》,加深幼儿对这一民间音乐的印象,并体验江南人民采茶时的喜悦心情;培养幼儿热爱劳动人民的美好情感。
2、 学习采茶动作:大拇指与食指相捏的同时,手臂略弯曲并有后缩的感觉。
3、 发展幼儿的表现力、想象力。
4、 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重难点:
学习采茶的动作;跟着音乐的节拍采茶。
活动准备:
磁带、茶叶。
活动过程:
1、 从日常生活中取材,引出新授。
师: “小朋友,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你们知道茶叶是什么季节采摘的吗?”;“现在是什么季节?;“今天老师想带小朋友去茶园采茶,你们想不想去呀?”
2、教幼儿律动《采茶》的过程。
教师示范引导幼儿学习采茶动作要领:大拇指与食指相捏的同时,手臂略弯曲并有后缩的感觉,眼睛一定要看着手。(为了能喝到又鲜又香的'茶叶,人们通常都是采树尖上的叶子,最嫩的地方,所以要用大拇指和食指来捏。)
放茶:采茶后手翻一下,手心向下放入篮中,眼睛同样要看手。
3、教幼儿律动要领。
引导幼儿用语言编出采茶动作的要领:
左边采一片放进小篮子,右边采一片放进小篮子;
连采几片放进来,连采几片放进来;
拨开树枝采一片放进来,拨开树枝采一片放进来;
太多了,两只手一块采了放进来。
4、 幼儿掌握动作要领后,教师引导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完整的表演律动,激发幼儿对采茶律动的兴趣。
提示:让幼儿生动、活泼的表现动作,充分感受采茶时的喜悦心情。
活动反思:
在活动开始时,出示的采茶的图片,让幼儿仔细观看是如何采茶的,观察茶树的特点。那如何用舞蹈动作表现采茶呢,这儿我做了一个夸张的动作,左手抱篮子,右手采茶,眼睛到处乱看,故意把采到的茶放篮子外面,惹得孩子们哈哈大笑。同时又巧妙的让幼儿注意:放茶时眼睛要看好,不要把茶叶放。在篮子外面。孩子们表演的很投入。
大班教案 篇2一、活动目标
1、通过分段倾听故事的方法,逐步理解故事内容,学说对话,尝试用语言及肢体动作大胆地表现故事中的角色。
2、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风格,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
二、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 (1)敲锣打鼓喜庆音音乐、故事录音;
(2)太阳、乌云、大风、围墙、老鼠……
2、经验准备:了解各角色最强的本领和最弱的方面。
三、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理解故事的内容,学说对话,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风格。
2.活动难点:尝试用语言及肢体动作大胆地表现故事中的角色。
3、指导要点:引导幼儿安静的分段倾听故事,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学说对话。
四、活动过程
1、 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敲锣打鼓喜庆音乐,让幼儿感受迎亲的气氛。
教师:这么热闹,是谁家在办喜事呀?噢,原来是老鼠家在嫁女儿,(边说边出示图片)老鼠爸爸把女儿嫁给了最神气的人。
(2)让幼儿猜猜看,新郎会是谁呢?(幼儿自由回答)2、分段倾听故事,理解故事(1)听故事第一段。
提问:
故事名称叫什么?
老鼠爸爸想把女儿嫁给怎么样的人呀?(用故事中的原句回答,同时学说对话)神气是怎么样子的呢?(幼儿回答或表演一下)教师:老鼠爸爸也想把女儿嫁给象你们一样神气的人,可老鼠爸爸觉的最神气的人就是最厉害的人,老鼠爸爸要把女儿嫁给最神气的人,那它去找了谁呢?
(2)听故事第二段里关于太阳的部分。
提问:
他去找了谁呀?(出示太阳的角色)老鼠爸爸对太阳说了些什么?
太阳自认为不是世界上最神气人,为什么?(师幼分角色对话,然后个别幼儿对话,这里反复几次练习对话为表演故事及下文作铺垫)(3)猜测老鼠爸爸找乌云、大风等情节。
提问:
接下来老鼠爸爸去找谁呀?(乌云)他会怎么对乌云说什么呀?乌云又是怎样回答的?(引导幼儿进行迁移、联想讲述。以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猜测大风与老鼠爸爸互动情节。)请幼儿代表进行讲述。
教师:你们讲的和故事里讲的一样吗?听听就知道了。
(3)教师从"老鼠爸爸又去问乌云"讲至"看见老鼠我就害怕"提问:
最后老鼠爸爸去找谁呀?
围墙是怎样说的?
讨论:老鼠爸爸会把女儿嫁给了他认为世界上最神气的猫咪吗?为什么?
过渡语:是不是和你们说的一样呢?我们接着往下听。
(4)听故事剩下部分,了解结果。
结果怎么样了?(被猫咪吃掉了)老鼠爸爸是一个怎样的爸爸?
教师进行小结:哎!老鼠爸爸明明知道自己最怕猫咪,还把女儿嫁给他,他呀,不动脑筋,真是一个--老糊涂。(让幼儿理解"老糊涂"这个词)3、完整倾听一遍故事。
讨论;
(1)你们认为老鼠爸爸应该把女儿嫁给谁?为什么?
(2)你从哪看出这个故事幽默有趣的?
4、进行角色表演加深体会。
五、评价要素
1、是否理解故事的内容,感受到故事诙谐幽默的风格。
2、是否能用语言和肢体动作大胆表现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六、活动建议活动后,可把角色的胸饰、相关道具投放到区域中,让幼儿进行故事表演附:
故事《老鼠嫁女》
叽里啦、叽里啦,又是敲锣鼓又是吹喇叭。咦,这是谁家在办喜事啊?原来是老鼠家有个女儿要出嫁。老鼠妈妈问老鼠爸爸:"我们的女儿嫁给谁啊?"老鼠爸爸是个老糊涂,说了一句糊涂话:"谁最神气,我们的女儿就嫁给他。"老鼠爸爸去问太阳:"太阳,太阳,你是不是世界上最神气的呀?"太阳说:"乌云会遮住我,看见乌云我就害怕。"老鼠爸爸又去问乌云,乌云说:"大风会吹走我,看见大风我就害怕。"爸爸又去问大风,大风说:"围墙会堵住我,看见围墙我就害怕。"爸爸又去问围墙,围墙说:"老鼠会打洞,看见老鼠我就害怕。""噢!太阳怕乌云,乌云怕大风,大风怕围墙,围墙怕老鼠,我们老鼠怕谁呀?"爸爸想了想,乐得笑哈哈:原来猫咪最神气,女儿应该 ……此处隐藏2148个字……)上你拿到的小铃铛数,在贴着气球的一栏里把你的气球贴上去(不管是被踩破的还是没有破的)
4.幼儿分成四组,各自完成统计表。
5.我们来看看哪个小朋友拿到的小铃铛最多(在该幼儿的名字前画上小脚印——“最能干的脚”),哪个小朋友的气球没有被踩破(画上笑脸——“最机灵的小朋友”),一起给他们鼓掌。
七、表演游戏:气球宝宝
1.交代游戏名称与角色。
想不想再玩一个气球游戏?没有气球了,怎么办?哎,你们来做气球,你是红色气球宝宝,你是黄色气球宝宝……我是打气筒,我要给你们这些气球宝宝们打气!
2.启发幼儿想象、创编动作。
想一想,还没打气的时候,气球是什么样子的?(瘪瘪的)谁会用动作来表示?打气的时候是一下一下地打,那么,气球会发生什么变化?(越来越大)谁会用动作表示?气球里面的气太足了,可是气筒还在不停地打,想想看,最后气球会怎么样?(爆炸)气球爆炸时发出什么声音?气球爆炸时可以做什么样的动作?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3.完整地表演游戏两遍,最后一遍时,教师说:“哎呀!气球飞走了!”幼儿自由“飞”出活动室,自然结束游戏。
大班教案 篇7活动目标:
1、通过猜测、讨论、体验等手段理解莎莎由胆小到勇敢的变化过程。
2、能用自己的语言大胆连贯地表达莎莎的心理变化。
3、通过理解故事学会遇事能积极想办法解决的能力,形成勇敢、有责任心等品质。
活动准备:PPT课件图片录音
活动过程:
一、创设语言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师:孩子们,你们有没有独自一人在家度过黑黑的夜晚?
小结:今天你们想不想尝试一下?让我们和外国小女孩莎莎一起度过这一个漫长的黑夜。
二、分段欣赏,理解故事内容,感受莎莎的心理变化
1、出示PPT1、2、3
(1)你觉得莎莎是个什么样的小女孩?
(2)妈妈交代了什么任务?
(3)电话铃响时莎莎心情怎么样?接完电话后心情又怎样呢?
2、出示PPT4、5
(1)天色渐渐暗下来,此时莎莎心情怎样?
(2)如果你是莎莎,你会留下来吗?为什么?
(3)你有什么好办法战胜黑夜呢?
3、出示PPT6
提问:当莎莎拉开房门要离开时,她想到了什么?
小结:虽然莎莎很害怕,但是还是再一次选择留下,说明莎莎还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小女孩呢!
4.出示PPT7、8
提问:(1)重要电话谁打来的?说了些什么?
(2)为什么妈妈说"我打的就是这个重要的电话"?
小结:正因为这样一个重要电话,莎莎由胆小变的'勇敢,她长大了,这是妈妈对她的爱。
三、完整欣赏,进一步感受莎莎从胆小到勇敢的成长过程
师:孩子们,让我们再一起感受莎莎的成长变化过程(教师贴出相应的心情卡片)
小结:这一夜莎莎的心情真是一波三折啊,虽然莎莎很害怕但是她能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想办法解决困难,使自己最后变成一个勇敢的小女孩。
四、活动延伸
有困难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勇敢面对并积极想办法战胜困难。莎莎长大了你们也长大了,马上即将升入小学了,那我们就从今天开始回去尝试一个人睡觉,能做到吗?
大班教案 篇8设计思路:
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未来社会越来越需要合作形的人才。许多社会学家认为“合作的交往,较之竞争的交往在当今及未来世界里更为重要”。我们幼儿园现正在推广大课题《幼儿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幼儿的合作学习,它能为孩子提供不同的学习对象,听取不同的看法,分享彼此的经验,达到学习目标。其间每一个成员间互相依赖、休戚与共、资源共享、互助成长。所以我班在活动中一直注意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培养。前些日子,幼儿在喝水时突然发现有个塞子浮在水里,于是有幼儿说他家的塞子是沉在下面一些的,有的说是沉在底里的,于是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沉与浮的活动。通过活动,孩子们发现木头、树叶、棉花等在水里会浮上来,而铁丝、玻璃、石子、砖头等会沉下去。孩子们发现借助于其他材料,沉与浮就会发生变化。
如:把磁铁放在塑料积木上磁铁是浮的`,而空的瓶子装满水或石子,瓶子则会沉下去,活动中孩子们对让浮的东西沉下去,让沉的东西浮上来特别感兴趣,于是我选择了《有趣的鸡蛋》这一活动。活动中,我请孩子们讲讲生活中你发现哪些东西在水里是浮的,哪些是沉的,然后让幼儿动手操作,尝试用多种材料让鸡蛋在水里浮起来。接着,我让幼儿想一想:在盐水中鸡蛋能否浮起来?从而引发他们对第二次实验的兴趣,这个实验我是要求他们先要找朋友商量,然后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边观察边记录,他们不仅要记录放盐的数量,还要记录每次放盐后鸡蛋在水中位置的变化。
实验后我让幼儿介绍实验情况,从而体验合作及成功的快乐。最后鼓励幼儿以后能继续探索、实验。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合作学习的机会是很多的,他们在自由平等中交往、学习、商量、讨论、操作等,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也有机会倾听他人的意见。整个活动,我除了提供材料外,更多的是关注和引导幼儿商量、合作、交流,更多的是让幼儿通过合作、实验,来感知鸡蛋在盐水中的变化,来体验合作及成功的快乐。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激发幼儿对探索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实验、记录,获得有关鸡蛋在盐水中变化的具体经验。
活动重点:
幼儿能通过商量等分工、合作,共同探索。活动难点:能通过猜测、实验、记录,感受盐的多少与鸡蛋变化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大油瓶、熟鸡蛋、筷子、小勺、记录纸、盐各六分;纸板、小瓶、小竹篮、纸、泡沫、木板、塑料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出实验主题师:
前两天,我们玩过沉与浮的游戏,你们发现了什么小秘密呀?(出示鸡蛋),请幼儿猜猜鸡蛋在水里会怎样?(教师把它放入水)。有什么办法能让鸡蛋浮起来呢?
二、实验(一)
1、师:刚才你们想了那么多的好办法,想不想试一下?
2、请幼儿自己找朋友一起做实验3、交流:你是用什么好办法让鸡蛋浮起来的?
三、实验(二)
1、出示盐,师:盐能不能让鸡蛋浮起来呢?要求:三个好朋友在一起分工合作,进行实验b每放一次盐就要做一次记录,还要记录好鸡蛋的变化。
2、幼儿实验,教师提醒幼儿作好记录3、交流(记录纸全部出示)
(1)每组的鸡蛋都浮起来了吗?
(2)请幼儿介绍自己的实验,教师小结:在我们小朋友的一起努力,相互配合下,我们发现鸡蛋在盐水中会渐渐地浮起来。
四、鸡蛋在盐水中会浮起来,那么还有其它的蛋呢,它们在盐水中会浮起来吗?我们下次再来实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