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5-11-11 07:32:04
实用的中班教案[共6篇]

实用的中班教案[共6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认识了解毛豆

2.幼儿通过拨毛豆来锻炼小肌肉运动

3.让幼儿通过拨毛豆学会一起合作,体验和分享拨毛豆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小盘子、小篮子、毛豆

三.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

1.老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戴毛豆问幼儿: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口袋,你们猜一猜里面装的是什么?(幼儿猜测)

2.让一个幼儿来摸一摸,摸完来猜一猜。(幼儿回答)

3.老师打开口袋让幼儿看一看是不是幼儿所猜测的东西

4.请一个幼儿再来摸一摸感受一下毛豆的外表,问:“幼儿毛豆外面什么样的`,是什么颜色?”(幼儿回答)

5.让幼儿知道黄豆是有毛豆变来的。

(二)幼儿实践:动手拨毛豆

1.:“小朋友,你们有谁在家里帮爸爸妈妈拨过毛豆的呢?”(幼儿回答)

1.让有经验的幼儿来示范拨毛豆。

2.让幼儿自己动手拨毛豆,老师观察

幼儿拨毛豆。

3.请几个幼儿来介绍自己拨毛豆的方法(老师表扬鼓励)

4.请幼儿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

(三)教师总结:总结拨毛豆的方法,表扬幼儿很能干

(四)延伸活动

请幼儿回家帮爸爸妈妈拨毛豆或者做一些自己能做的小事

中班教案 篇2

 一、 本学期教学目标:

【歌唱歌谣】

1.喜欢歌唱,体验在歌唱活动中的快乐,并与他人合作演唱。

2.学会一些基本的歌唱技能,能够正确的咬字,吐字和呼吸;能较自然地运用声音表情和身体动作表情;能够在集体歌唱活动中适当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声音使之与集体相协调。

3.能记住学过的歌曲歌谣的名称;能基本感知,理解歌曲中歌词,曲调所表达的内容、情感;并能用自然、美好的声音进行歌唱歌谣表现。

【韵律游戏】

1.喜欢参加韵律活动和音乐游戏;体验韵律活动和音乐游戏中的'快乐;能够用身体动作探索、表达音乐以及与他人合作表演。

2.能够较自如的运用和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 ;能够在合作性的韵律活动中运用动作和表情与他人交流配合

3.能够在韵律活动中感知、理解音乐与动作的关系,能根据音乐的不同情绪来表演韵律活动,并尝试用自己的感受进行创造性活动表现。

【玩奏乐器】

1.喜欢参与打击乐演奏活动;体验并享受与他人合作演奏的快乐。

2.学会常用打击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能够在集体的演奏活动中有意识的控制、调节自己的节奏等;使其与集体相协调;尝试用不同演奏方法创造性的表现音乐。

3.能够认识,辨别各种常见打击乐器及基本音色特点;了解基本的乐器知识;初步了解简单的节奏型。

【音乐欣赏】

1.喜欢参与音乐欣赏活动,体验并享受音乐欣赏过程中的快乐。

2.初步学习运用语言,韵律动作等各种艺术表现手段来表达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想象和情感体验;能够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尝试与同伴交流合作。

二、教学进度

九月

1 歌唱歌谣《十个小手指》(千千树)

2 音乐欣赏《颠倒歌》

3歌唱歌谣《嗡吧吧》(亿童)

4 歌唱歌谣《买菜》(亿童)

5玩奏乐器《厨房音乐》(亿童)

十月

1 歌唱歌谣《小月亮》(亿童)

2玩奏乐器《马蹄声声》 双响筒 碰铃(亿童) 3歌唱歌谣《划船》(亿童)

4歌唱歌谣《哇哈哈》(千千树)

十一月

1 韵律游戏《彩带舞》(亿童)

2 歌唱歌谣《坐火车》(千千树)

3 歌唱歌谣《洗手擦脸》(千千树)

4 律动游戏《王老先生有块地》(千千树) 十二月

1 音乐欣赏《糖果舞会》(亿童)

2律动游戏《丢手绢》(千千树)

3 歌唱歌谣《小动物怎么过冬》(千千树) 4 歌唱歌谣《堆雪人》

一月

庆“元旦”系列活动。

中班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声音是通过振动传播的,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物品发出不同的声音。

2.引导幼儿探索使物体发出声音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3.辨听一些常听到的声音,区分乐音和噪音。

4.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教学准备:

1.音乐:《小鸟飞》;声音准备:鸟叫声;刮风打雷下雨声;锯木声;电流声、一些优美的音乐等。

2.小鸟头饰若干;篮子、笑脸和哭脸若干。

3.提供多种物品,如:打击乐器、书、纸、各种不锈钢餐具等。

教学过程:

一、音乐《小鸟飞》进场,感知大自然的声音。

"今天天气真好,鸟妈妈想带鸟宝宝去森林玩好不好!"引出大自然的声音(鸟叫声,打雷声等)。

二、感知身体发出的`声音。

"森林里举办音乐会,要邀请鸟宝宝参加。但要考验鸟宝宝谁最能干,看看那个鸟宝宝能让身体发出好听的声音。"让幼儿大胆尝试并说出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发出声音。

1.感应节奏× × ×× ×。

2.请幼儿结合身体拍打出节奏。

三、感知物体的声音。

1.小鸟妈妈出示一件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请幼儿说说它能不能发出声音。

2.请幼儿自由挑选物品,鼓励幼儿探索并大胆尝试如何让手上的物品发出声音。

3.请幼儿结合物体拍打出节奏|×××××。

4.小结:声音是通过振动而产生的。而自然界、物体和人本身都会发出声音。

四、音乐游戏:《看谁的耳朵最厉害》区分乐音与噪音。

请幼儿静听一组声音,如果觉得好听的请举一个笑脸,如果不好听请举一个哭脸。并请幼儿说说为什么要举笑脸哭脸。

教师小结:

1、动听悦耳,让人感到舒服的声音叫乐音;刺耳难听,让人感到难受的声音叫噪音;让幼儿知道噪音对我们身体的危害,在生活中应如何减少噪音的产生。

2、让幼儿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噪音,引出"三轻"教育。(说话轻、走路轻、搬动物品轻)

五、退场。

邀请小鸟们拿起物品跟着鸟妈妈一起去参加声音的舞会结束。

活动反思:

本次的活动来源于生活中很常见的声音 ,其教育资源来源丰富,生活中的大部分物品,我们都能使其发出声音,让幼儿亲身体验、探索并发现声音的多样性,并区分乐音和噪音。这样就能给幼儿一个实际操作的机会,让幼儿获得切身的体会。教师通过情景的教学引入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还注重孩子自发的探索和孩子的亲身体验。这样就能给幼儿一个实际操作的机会,让幼儿获得切身的体会。 结束部分教师还进行了随机教教育,让幼儿知道噪音对我们身体的危害,在生活中应如何减少噪音的产生。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的

1、能用连贯的语句讲述活动内容,激发幼儿听和说的兴趣。

2、知道关心别人是件快乐的事。

活动准备

1、布置欢欢家的'场景。

2、小兔头饰,电话机、电话录音及所需日用品,食物等。

活动过程

1、教师扮小兔欢欢,以“欢欢带小朋友到家里玩”引入,小朋友一起来到欢欢家。

“小朋友,你们好!我就是小兔欢欢。今天,我想请小朋友到我家里玩!”

(教师以角色身份进入游戏,很快激起孩子的兴趣,调动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帮欢欢找奶奶

欢欢回家找不到奶奶后,很着急,就请小朋友帮忙想一想:奶奶可能到哪里去了?

(以帮忙找奶奶引导孩子参与活动,让孩子在帮忙的氛围中学习表达与交流。)

3、接到妈妈的电话后提问:“妈妈告诉我什么事,让我准备什么?

(通过外界刺激,引导幼儿安静,认真倾听。)

4、请幼儿帮欢欢准备看望奶奶需要的东西等,重点指导幼儿连贯讲述。

(1)、讨论:“奶奶最需要什么?”“你想为奶奶准备什么?”“到医院还应对奶奶说什么?她的病才会好得快?”

(2)、幼儿按意愿准备看望奶奶的东西。

(迁移引导,让幼儿换位思考,发挥幼儿的思维能力。)

5、一起到医院看望奶奶,体验帮助别人的乐趣。重点引导幼儿讲述:“看到奶奶高兴,你心里感觉怎么样?”

(融入社会性教育,让幼儿体验帮助别人的乐趣。)

中班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本阶段的主题活动是“我在马路边”,在这一大背景下,孩子们乐于观察马路上的各种车辆,了解一些交通设施,并有兴趣地去识别马路上的一些标记。但孩子们的认识是比较表面的。就拿红绿灯来说吧,孩子们都知道红灯停、绿灯行。孩子们有这种意识,但是,如何帮助幼儿将这种意识内化为幼儿的自觉行为,就要依赖于孩子对其重要性及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的理解。学习活动应以幼儿的现实生活为轴心,红绿灯则是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而且在解读教材的过程中,我觉得“三颗星星”这个故事也比较贴近幼儿的生活,并且非常符合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所以,我就以故事为切入口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通过幼儿生活经验的迁移、提升,引发幼儿体验到红绿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他们遵守交通规则的安全意识,并在游戏中进一步体验。

同时,尝试将学习活动与我班特色教育——引导幼儿阅读、认读汉字相结合。而单纯地认读幼儿是不会感兴趣的。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图书是一个非常好的载体。通过对图书地阅读,使幼儿将语言与图像进行联系,从而对文字产生兴趣。但是,中班幼儿阅读水平低,兴趣不高。然而他们对故事非常感兴趣,所以我就借助于儿童对故事的兴趣与理解来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为认读汉字作铺垫。所以在活动的设计上既运用了故事多媒体的形式又结合了图书地阅读。

活动目标:

1、 理解故事内容,了解红绿灯的作用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 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环境与材料创设:

多媒体课件“三颗星星”、幼儿用书“三颗星星”、红绿灯翻牌、红黄绿三星

活动过程:

1、 情景导入

根据三颗星星的颜色,为星星起名字。

2、 课件演示、边讲边议、经验迁移

设问:

(1)、三颗星星都学到了什么本领?

(2)、三颗星星到什么地方去了?三颗星星回到妈妈身边,妈妈感觉怎样?

(3)、地球上出什么事了?怎么会出事的?

(4)、为什么马路又畅通了?三颗星星在地球上做什么?

(5)、红绿灯有什么本领?红绿灯是怎样指挥交通的?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红绿灯?除了红绿灯,你还看见过哪些指挥交通的灯?

3、游戏:红绿灯

4、图书阅读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3的组成,知道了把3分成两份有两种方法。

2、能较清楚地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初步了解整体和部分关系。

活动重点:

学习3的组成,知道3分成两份有2种方法。

活动难点:

分合式数列两边的关系(递增、递减)。

活动准备:

图片 作业纸 数字卡

活动过程:

一、复习导入:(出示磁性教具)

二、新授:学习3的`组成

1、出示图引导幼儿观察 。

2、师:小孩一共钓了几条鱼 ?

3、引导幼儿探索

师:你们来看这里有两个鱼缸,怎样把3条鱼分在两个鱼缸里,小朋友你们想想办法,你是怎么分的?

4、幼儿思考说出分解,请幼儿在黑板上演示分的过程。

5、师:记录幼儿分的方法 。

6、师小结:这两个部分合起来的总数是3。

三、幼儿操作练习

1、幼儿完成练习

2、讲评作业

四、游戏活动

“跳圆圈”,进一步巩固3的分解组成。

五、总结全课

《实用的中班教案[共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