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时间:2025-07-09 09:58:05
四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四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音乐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四年级音乐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人音版音乐教材四年级上册第2课“家乡美”《大雁湖》

设计理念:

本课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设计、cool edit pro软件、微视频以及其它教学媒介的应用、教学语言和教学环节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下,通过聆听、学唱、自学、讨论等方式学唱《大雁湖》,感受作者热爱家乡、赞美家乡的情感。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鄂温克族民歌。曲调优美抒情、悠扬动听,富于歌唱性。曲中通过对大雁湖景物的描绘,抒发的人们热爱家乡的真切情感。歌曲为四二拍、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曲调中“xxx”切分节奏的运用,使音乐富有动感。特别是第二乐句衬词“哦哈嗬”的运用更增添了歌曲浓郁的地方风格,表达了人们对家乡发自内心的赞美之情。第三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曲中的四度、五度、八度大跳的使用,把鄂温克族人民的粗旷豪放的性格刻画的栩栩如生,抒发了人们对家乡无比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

四年级处于小学阶段的中年级时期,他们具备一定音乐素养,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增加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了解他们的成长特点,掌握他们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点,更好的引导学生去探索音乐世界。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家乡鄂温克族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感受到鄂温克族人民粗旷豪放的性格;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对比、合作讨论、分组演唱等形式以及cool edit pro以及微视频等媒体的应用学唱《大雁湖》并体会节拍变化对歌曲情绪的`影响;

知识与技能:能用圆润的声音准确的演唱出歌曲《大雁湖》并演唱节拍改变后的三拍子旋律。

教学重点:能用圆润的声音准确的演唱歌曲《大雁湖》

教学难点:体会节拍变化对歌曲情绪的影响

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

导入

1.通过微视频介绍“鄂温克族”导入

同学们,在我国56个民族中,有一个少数民族叫“鄂温克族”,你知道吗?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视频看完后,我来考考大家。

2.播放微视频《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个地区?(内蒙古和黑龙江两省)人口有多少?(3万人)大家看的很仔细。

鄂温克族除了有有趣的民俗和美丽的服饰外,那里的民歌更是优美动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鄂温克族民歌《大雁湖》。让我们赶紧来听,并请同学们想一想歌曲给你怎样的感受。

新授聆听感受

(1)初听歌曲

歌曲给你怎样的感受?

是的,这首歌曲调优美抒情、悠扬动听;歌曲通过对大雁湖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人们热爱家乡的真切情感。让我们再次聆听,并找出一个很有特点的节奏型,这个节奏型在以前的歌曲中很少出现,但在这首歌曲中出现了很多次。

(2)复听歌曲

找到这个节奏型了吗?是的,它就是切分节奏。

让我们通过微视频来了解一下切分节奏。

微视频介绍切分节奏

找一找切分节奏出现了几次?对,6次。让我们分别来唱一唱。

切分节奏的加入使音乐更加舒畅且富有动感。请同学们在老师的歌声中再次感受切分节奏和歌曲优美的旋律。

(3)教师范唱歌曲,学生哼唱

学唱歌谱

同学们,优美的旋律在演唱时需要连贯、流畅,让我们来试一试。请同学们随老师的琴声慢速唱歌谱。

(1)生随琴唱(解决难点)

大家唱的很认真,但有一个音的时值需要注意。请看大屏幕。如果没有延音线应该怎么唱?(请生回答,老师巩固)加上延音线,又该怎么唱?(生唱师巩固)是的,加上延音线这两个音就成为一个整体。好,让我们再来一遍。

解决“哦哈嗬”的时值

(2)再来一遍

下面给同学们两分钟的时间自由唱,不会的地方可以相互讨论,也可以问老师。开始倒计时了。

(3)生自由唱并讨论【倒计时器】

好,时间到。让我们再次完整唱。

(4)再次完整唱

同学们歌谱唱的真好。加入歌词试一试

填词学唱

(1)随琴完整唱

同学们,歌词中提到了鄂温克族哪些美好的景物?(珍禽异鸟、大雁湖、雪白的天鹅、乌兰泉)让我们怀着对这些美好景物的向往再次深情演唱。

(2)再唱一遍

歌词写的多美呀!请大家在景物的地方唱的更连贯、流畅一些。让我们跟着音乐伴奏,手拉着手,加入身体的律动再次演唱歌曲。

请全体起立,我们2小节做一次律动。

(3)跟伴奏再次唱

从同学们优美的歌声中,我感受到了鄂温克族人们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歌曲用的是四二拍,如果把将2/4拍改为3/4拍,音乐情绪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1面,随琴声一起唱改变后的旋律。

拓展探究

改为3拍子后,歌曲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将2/4拍改变为3/4拍

3拍子让歌曲更富有动感,节奏感更强。也就是说,拍号让歌曲的音乐情绪发生了变化。

还是这条旋律,请同学们听一听它的音乐情绪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音乐情绪有没有变化?是的,旋律变得流畅、抒情。

诶,同一条旋律,为什么会从富有节奏感变得流畅抒情?老师在演奏时,哪些地方进行了变化?(速度,伴奏织体)刚刚提到的拍号、速度、伴奏织体,都称为音乐要素,除了拍号、速度、伴奏织体之外,音乐要素还有力度、节奏、和声、调式、曲式等,它们对音乐情绪的影响我们将在后面的学习中慢慢了解。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鄂温克族,并学唱了哪里的民歌《大雁湖》,它用优美抒情的旋律表达了人们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尤其是切分节奏的运用让歌曲更加舒畅且富有动感。我们还学习了音乐要素以及音乐要素对音乐情绪的影响。同学们,音乐是神奇的,让我们在以后的课程中继续探索它!

今天的音乐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四年级音乐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二声部音准及节奏的学习、强调,初步达到声部的和谐,音色的统一,音量的均衡,让学生感受和声的美,体会声部间的相互配合。

2、引导学生理解歌曲内容,教育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并为实现自己崇高的理想而努力奋斗。……此处隐藏28776个字……。

生:欣赏

师:谁听出来了,是什么乐器发出来的声音。

生:不知道

师:看,就是用它演奏的(出示口弦图片)

师:就这么一个小东西啊,能演奏出非常美妙的音乐呢?想不想看一看

生:观看视频

2、欣赏

《花儿与少年》师:回族的乐器不但能奏出美妙的音乐,回族的歌曲更是好听。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了另外一首乐曲,你们听听这又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这是根据青海传统舞《四季调》改编成的乐曲《花儿与少年》。

生:欣赏,并说乐器名称。

(1)再听师:我们再来听一听,音乐节拍有什么变化?

生:听,并说出第一部分2拍子,第二部分3拍子。

师:那么两拍子情绪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跟音乐来感受一下。

生:听音乐感受。

师:这么活泼欢快的音乐你们想不想唱一唱。

生:想

师:请同学跟着老师的琴哼唱一下。

生:随琴哼唱

(2)分段听师:下面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三拍子又给你们带来怎样的感受呢?

生:听,并随老师一起左右动,对比不同的节拍。

师:谁能说说带来怎样的感受

生:谁能说说带来怎样的.感受。

生:优美、抒情

师:这么美的音乐想不想唱一唱

生:唱

(3)复听师:现在我们把这首乐曲再来完整的欣赏一遍,请同学们小声的跟着哼唱。

生:哼唱

师:听到同学们的歌声,老师也想唱一唱。

师:你们知道老师唱的这首歌是什么体裁的歌曲吗?

生:不知道

师: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师:出示歌篇《满山遍野好庄稼》

三、学唱歌曲师:老师唱的这首歌是首花儿歌曲,这个花儿和我们平时说的鲜花可不是一回事,回族花儿是流传于我国西北一带回族群众喜唱的一种山歌,花儿的音乐曲调极为丰富,其不同的曲调用不同的令来表示,这个令就是调名,以民族的命名的“土族令”、“撒拉令”等,以花命名的“白牡丹令”、“马莲花令”等等,那我们刚刚欣赏的歌曲是哪种呢?让我们带着问题再来欣赏一遍,请同学像欣赏《花儿与少年》一样把你的感受用动作表现出来。

生:属于马莲花令

师:真聪明,请同学们看歌谱,都出现了哪些符号和你不认识的字。

生:前倚音、下滑音

师:听听老师是怎样唱的。

师:听,会唱了吗?让我们随着音乐小声试着来唱一唱。

生:随音乐唱

师:你们有不会唱的乐句吗?

生:说出

师:随时解决

四、总结师:带上感情完整演唱

师:歌曲我们已经学会了,你愿意为歌曲配上好听的伴奏吗?

生:愿意

师:谁愿意试一试

生:到台前来

师:下面的同学为他们演唱

师:同学们表现得可真好,由于花儿产生山间田野,所以它的曲调多高昂粗犷、悠扬,那么今天老师啊也带来了一首原汁原味的花儿歌曲,听听这首歌曲和我们刚学唱的歌曲哪一句歌词是相同的呢?

生:听,找马莲花开

师:好,就让我们伴着这首高昂粗犷的回族花儿歌曲结束今天的音乐课。

四年级音乐教学设计20

教学内容

表演歌曲《中国功夫》;欣赏乐曲《武术》。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练、有表情地演唱歌曲《中国功夫》。

2.能随歌曲《中国功夫》的音乐即兴表演几个武术的动作。

3.在欣赏乐曲《武术》时,能分辩出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的不同情绪以及乐曲的结构。

教学过程

1.导入

上节课我们唱了歌曲《中国功夫》,但还不太熟练,尤其是第三段念白还不够整齐。这节课我们首先来复习演唱歌词,要求唱得更加整齐,更加生气勃勃、英姿飒爽。

2.表演歌曲《中国功夫》

3.欣赏民乐合奏《武术》

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就拍摄了一部科教片《武术》,专门介绍中国的武术,其片头音乐就是由老一辈作曲家何彬创作的民乐合奏《武术》,教科书中已经将乐曲中两个主要的主题列出来了,请随老师学唱并熟悉它。

学生学唱,教师用二胡伴奏。

欣赏乐器《武术》(初听)。

现在我要请同学们注意课本中列出的ab主题在乐曲中各出现了几次,顺序是怎样的(复听)?

学生回答:a出现了8次(先出现4次,在b段又出现了4次),b段只出现了2次。

对!这种先出现a段,再出现b段后又重复出现a段的'乐曲结构就称为aba的结构。现在,我们再来听一遍,这首乐曲的结构就更清楚了。

这首乐曲充满着动感,a段犹如重拳出击,b段犹如太极八卦,柔中有刚,因此也很适合随音乐表演动作,我们再来请几位同学做表演(几位学生随音乐做即兴表演)。

4.小结

小结本节课学习的收获,要求学生准备好乐器,下节课进行合奏《中国功夫》。

四年级音乐教学设计21

教学目标:

1、熟练地吹奏乐曲《葬花吟》,表现出乐曲中如泣如诉、悲凉的情感。

2、自主学习乐曲《神话》,倚音吹奏准确。

教学重点:

能用连贯的气息吹奏乐曲

教学难点:

体会乐曲所表达的情感,把情感融入到乐曲中

教学准备:

《红楼梦》影像资料、巴乌、伴奏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上节课内容

三、新课教学

1、播放《红楼梦》片段

2、大概讲解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了解林黛玉这个人物特点。

3、由故事引出乐曲《葬花吟》,它是电视剧《红楼梦》的插曲,整首乐曲是林黛玉生命理念和人生价值的真实写照,淋漓尽致抒发了林黛玉的自述自伤。旋律如泣如诉、声声悲音、字字血泪,把林黛玉对身世的遭遇和感叹表现得入木三分。

4、老师表演巴乌曲《葬花吟》,引导学生把情绪带入巴乌低沉的声音中。

5、学习乐曲

(1)手指划节拍,练习唱谱;

(2)注意在换气记号的时候才能换气,体会乐曲的.情感;

(3)注意附点八分音符节奏准确,乐曲中有前倚音和后倚音,演唱时要表现出来。

(4)学生自由练习巴乌吹奏。

6、请个别同学表演,大家共同点评他的优点和不足。

7、根据学生吹奏发现的问题,老师再次示范,让学生注意更正。

8、学生练习。

9、集体吹奏,老师指挥。

10、随音乐伴奏曲吹奏乐曲,要求速度较慢,体会乐曲所表达的悲凉情感,用情感来演奏,让自己的演奏打动自己。

三、练习乐曲《神话》

注意吹奏速度稍慢,气息连贯,倚音吹奏准确。

四、小结,结束活动。

《四年级音乐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