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的语文教案模板集合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训练目的
一、本次“语文乐园”包括“我来试试”“探究与发现”“口语交际”“习作”四部分。
二、二、“我来试试”的内容是读一读、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背一背。读一读中,训练学生的发音又快又准。
三、习作。
课时量:4课时
训练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来试试
1、读一读,想一想。
在我们学过的古诗中,有一些用词,是非常精妙的。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岭)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岩)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向襄阳向洛阳。(峡)
名词,往往成为作者笔下生动的借代,想一想,这几个名词,除了说明事物,还能代表什么。
2、读一读。
说一说绕口令,联系快速正确的吐词。
3、写一写,背一背。
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认识自己就是进步。
成功时不要把自己看成巨人,失败是不要把自己看成矮子。
这几个句子,你从中看出有什么含义么?那么,你能从中找到原因么?
对,要自信,有不要盲目的自信。要谦虚,也不能一味的贬低自己。
4、读一读锦囊妙计
这是根据三国演义的故事改变的。主要将诸葛亮识破周瑜的诡计,相反,用三个锦囊,分别让刘备在三种情况下照办,最后大获全胜的事情。
读完短文,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再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鼓励学生读原著,说出那三个锦囊。
第二课时
二、探索与发现提示语
1、在对话中,我们常常说XX说,xx说道。。。。。。
也就是说,说话是有提示语的。
2、介绍提示语的作用。
3、介绍提示语的不同位置。
4、练习写提示语。
三、口语交际好朋友
1、说一说你的好朋友。
2、好朋友都在一块儿干什么。
3、好朋友之间有矛盾么?读一读这篇文章,看看你有没有这样的情况。
4、同学之间演一演,可后,他们会说些什么。
第三课时
四、习作
一次特别的`活动
1、先回顾一下,这学期都开展了那些活动。把他们制成表格。
2、表格注意几个不能缺少的内容。时间、地点、活动内容、参加的人、精彩的一幕。
3、把其中最有意思的一件写下来。
4、协作的时候,注意写好场面。
语文教案 篇2一、 教材依据
“假如我会变”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的习作内容。本组是围绕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为主题编排的。在学习了几篇想象瑰丽,语言优美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的基础上,安排了“假如我会变”这样的以写想象为内容的习作训练,是教材编撰者的用心之处。教师用好教材中的这些学习资源,会有效的帮助学生写好这次习作。
二、习作目标
1.能用比较通顺的语句,不拘形式地写下想象中的“我之变”。
2.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在交流中,学会欣赏写的成功的地方,学习修改习作的不足之处。
3.享受大胆想象,自由表达的乐趣,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三、习作重难点
1.拓展习作思路,让学生有所写。
2.习作有内容,根据想象编个比较完整的故事。
四、教学策略
1.这次习作所在的单元主题是“神话传说”故事。在教学中,利用教材的特点,在学生广泛阅读课内外优秀神话、童话、传说的基础上,感受想象的瑰丽神奇。将读写融合起来,积累语言和表达方式。
2.最大能力地激发兴趣,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不着痕迹地、快乐地、由易到难地进行习作。激励学生的习作热情,消除习作畏难情绪
3.充分预设学情。
学生的天性爱想象,对“我会变”的话题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如何让学生说得思路广,说的内容比较具体,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笔者认为,这次习作教学的关键之处,一是拓展学生的思路,放飞想象。二是习作有内容,有所写,编写一个相对完整的想象中的故事。
五、习作前准备
1.广泛阅读课内外优秀神话、童话、传说等,感受想象的瑰丽神奇,举办“神话传说”故事会。
2.教师准备:课件、音乐。
六、教学过程
习作指导
教学板块
学生活动
教师引领
设计意图
打开思路
海阔天空的想
说一说喜欢的事物。
推荐的表达句式如下:
1 我最喜欢…
2我喜欢……还喜欢……
3 ……、……这都是我的最爱。
1.联系课文阅读谈话:仔细想想,人类的想象力真是太神奇了。正是在想象力的帮助下,有了像女娲炼石补天,夸父逐日,嫦娥奔月,鹊桥相会等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想象有多遥远,故事就有多精彩。今天,我们也要放飞想象,编织我们心中的精彩故事。
2.激发兴趣
首先,我们先来给大脑做运动。让我们的大脑活跃起来!怎么做呢?很简单,就是请你说一说你喜欢的事物,可能是人物,聪明可爱的,智慧超群的、神通广大的……可能是动物,天空的,水中的,陆地的……还可以是花草树木,风云雷电,江海湖泊,古代的,未来的,现实的,虚拟的……看谁说的独特,与众不同,谁的大脑就会运动。可以说一中,也可以说多种。
3.适时恰当地给予点拨、鼓励。
这里借阅读神话、传说感受到的想象的独特魅力,激励学生树立信心大胆想象。
此环节目的是开阔学生的思路,让学生的思维触角无限延伸。
创设情境
随心所欲的变
进入所变角色的情境中,入情入境地感受、体会新角色。
1.教师创设情境: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像孙悟空一样,会七十二变,变成自己喜欢的事物?老师有一个秘诀,就能让你们实现这个愿望,一会儿,我就让你变成多功能电脑,一会儿让你变成七色花,一会儿让你变成多拉A梦……这个秘诀就是想象,在想象的帮助下你们就可以变成自己喜欢的事物。现在你们就可以变了,想变什么,就变什么,给你五秒钟,(在电视剧《西游记》体现孙悟空“变”的背景音乐的烘托下)马上变成自己喜欢的`事物,变!
……此处隐藏2367个字……。而我们看到,早于他一千多年,中国的孟子就已经从识人的角度把这个道理说得非常清楚了。
日莲宗的《妙法尼》也说过:巨人也好,诛儒也罢,其志气乃表现在一尺的脸上;一尺脸上的志气,则尽收在一寸的眼睛中.
所以,与其察言观色,不如观察他的眼睛。
现代美容术已经使人的眼眶、眼角、眼梢、眼皮甚至眼睫毛都成了它的'试验场地,但是,仍有一点是它无能为力的,那就是眼神。
眼神是无法加以化妆或掩饰的,任你是如何高明的一位超级美容大师。
观察眼神,洞若观火。
别听他说得口若悬河,天花乱坠,你要看着他的眼睛。
五、拓展延伸
合作探究:
现代美容术已经使人的眼眶、眼角、眼梢、眼皮甚至眼睫毛都成了它的试验场地,但是,仍有一点是它无能为力的,那就是眼神。眼神是无法加以化妆或掩饰的,任你是如何高明的一位超级美容大师。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眼睛是人的心灵窗户”的看法。
六、布置作业
熟读文本,背诵名句
语文教案 篇5一、交流平台
1、师谈话导入。
师: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有不少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语句,谁想说给大家听听?
2、体会范例。首先出示“交流平台”中的例句,各自读一读,说说这些语句好在哪里,然后全班交流。
3、迁移练习。
师:请大家自己找一找本册课文中还有哪些这样的句子,可以包括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好在什么地方生自由回答。学生在轻松的谈话中渐入主题。
4、拓展练习
在自身的习作或读过的.课外书中,找一找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语句,和同桌交流交流
二、日积月累
1、各自读一读,想一想这些诗句的意思。
2、小组内互相说说这些诗句的意思。鼓励学生大胆说。
3、运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背诗句。可以默读、默背,可以是大声读
背,可以是同桌互读互背等。学生自由的找。并在小组内交流运用小组讨论轻松解决诗句的意思。
4、拓展。你还能背诵哪些富有哲理的诗句。
课外书屋
1、看漫画,说说漫画的内容。
2、说漫画,体会父子的形象。重点讨论父子的外貌、性格等让学生多说拓展可以更加丰富学生的大脑。
3、拓展漫画。向大家介绍你从漫画集《父与子》里读到的其他漫画,一边说,一边向大家展示漫画内容。或者向大家介绍其他你感兴趣的漫画内容。
4、课后延伸,。利用课后的时间阅读自身感兴趣的漫画。学生随意说即可,不需加以限制。把说话的权利交给学生。
语文教案 篇6教学要求:
1、把词语补充完整练习,背记并书写。
2、培养学生理解、运用词语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汉语的丰富,体会字序的变化与词语意思的关系,进行词汇积累,丰富语言。
4、培养学生把握句子主要意思的能力。
5、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6、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7、习作练习。
教学时间: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完成一至四题。
教学过程:
一、巩固、掌握常见的四字的词语。
1、默读中独立完成,想一想为什么这样填。
二、学生汇报,并订正。
读一读,背一背,写一写。
三、根据词语的意思选择合适的词语进行搭配。
1、读例子,体会字序变化与词语意思的关系。(有什么变化、从中感受到什么)
自己写几组。
2、读给大家听。
3、进行缩写句子练习。
(1)学生读句子,独立完成。(2)学生反馈。(3)针对学生缩句的情况,采取对比的方法加以指导。(4)读缩写后的句子。
四、作业:
把一——四题写在练习本上。
教学反思:对于缩句的练习,学生能找到句子的.主干,但是往往是缩的不到家,需要在不断的练习上,师生总结出方法,以便能更好的完成此项练习。对于调换位置后,词语的意思不改变的这类的练习学生说出的较少,需要教师补充,有些词语不好判断意思是否相同。如:喜欢——欢喜上楼——楼上。
语文教案 篇7一、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洗碗》,了解小作者是怎样根据画面内容写出洗碗的整个过程。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1教案设计
2、通过讨论,进一步明确看单幅图作文的要领:除了善于观察,还要适当展开想象。
3、能仿照例文的方法看单幅图《浇花》,想象浇花的过程,先说一说,再写一段话。要写清时间,地点和浇花的'过程。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顺序,连贯讲述。
难点:想象经过。
三、教学准备:
1、挂图或投影片四幅。
2、指导学生参加浇花活动。
四、拟定课时: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启发学生交流“当好小帮手,爱做家务事”的情况。
二、学文明法:
1、指导看图,口述图意。
什么时间?sjbwz/什么地方?谁在做什么?
2、指名读例文。(边读边点评)
第1句:收拾碗筷,做好准备。
第2句:洗碗的顺序。
第3句:小芳认真的洗碗,洗的很干净。
第4句:洗好后收拾好碗筷。
3、小结;这篇短文具体写了小芳是怎样洗碗的,内容具体。
4、自由读“习作要点讨论”想想作者是怎样把小芳洗碗这件事写清楚的?
5、引导归纳:小作者看图时,看清楚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在做什么?还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出整个过程,把观察和想象到的内容写下来,就比较具体,生动了。
6、指名表演在家里做事的经过。
7、表演后学生说说。
8、指名读作业要求。
9、指导看四幅图,说说图意。
10、小结:小朋友在做些事时,也有一个过程,只不过书上没有全部画出来,在写作文时,我们要加进去。
三、快速成文:
1、任选一幅图,自由练说。(师生点评)
2、同位互相说。
3、投影出示:
题目居中,soft/每节开头空两格,句号、逗号要占一格,写在左下方,不能用在每行的开头。
4、学生练习习作,师巡视指导。
5、指2—3人,读自己的作文。
(师生共同修改,点评)
四、抄写作文:
1、提出要求:格式要正确,书写要认真。
2、学生抄写。
板书设计:
看图作文
观察——把图意写清楚
想象——把图意写具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