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5-11-16 07:32:06
【精】小学数学教案

【精】小学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例1、例2、例3,做一做及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理解负数的意义,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会用负数灵活地表示一些实际问题,能比较熟练地在数轴上找到正数、0和负数所对应的点。

2.借助熟悉的生活情境经历负数产生的过程,体会负数的意义。具有数形结合的意识,深刻体会数轴形成的过程。

3.激发学生对数的认识的兴趣,感受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数、负数表示生活中的相反的量。

教学难点:

理解相反意义的量和对0的认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负数

(1)情境激疑

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想想看,是什么?

今天这节课咱们就从“相反”这个话题开始聊起:在咱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相反现象,比如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车站上人们上车下车……

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顺着这位同学的思路继续往下聊,走进数学你又有什么发现?

1. 今年开学,四年级转入15名同学,五年级转出15名同学。

2.在剪刀、锤子、布活动中,男同学赢了3次,女同学输了1次。

3.李叔叔做生意,三月份亏了3000元,四月份赚了8000元。

怎样用数学的形式来表示这些意义相反的量呢?出示。

要求:简洁,是让别人也能一目了然。

汇报,可能有以下情况。

①直接表示 ( 简洁但不明了)

②用文字表示 (明了又不够简洁)

③用符号表示(简明、清楚,一目了然)

小结:现在人们就是用这种形式来区分意义相反的量的。

(2)认识正、负数。

你知道像这样的数,叫什么数吗?

举个例子来说?+3你会读吗?

像(—2)这样的数呢?

怎么读呢

师介绍:加号在这里叫做正号,减号叫

做负号。正数和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

练习:读出下面的数

-100、+6.8、-1.8、36

为了简便,+36可以写为36。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正号都可以省略。师板书。

得出:正数有无数个,负数也有无数个,用……来表示。

二、丰富新知,介绍负数历史。

同学们,我们今天从“相反”这个词聊起认识了负数这个新朋友。其实对于负数的认识,在咱们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的人,遇到这样问题的时候,也想出了不同的方法。你想知道吗?(课件演示或学习第4页你知道吗?)

听完介绍后你有什么感受?

接下来再让我们回到生活中,找一找在咱们身边又有哪些负数?(板书课题:负数)

三、生活中的应用

1.在温度计上认识负数

我的一位朋友喜爱出门旅游,这是他所定的几个备选城市,我帮他留意了一下气温情况,一起来看一下

(1)(多媒体播放城市天气预报:哈尔滨-15--3℃,北京-5-5℃;上海0-8℃;海口12-20℃)

得出:0℃的作用十分重要,它正好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换句话说也就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所以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板书0,并用集合圈将正数、负数、0进行分类)

那你知道0度是怎么来的吗?

介绍:瑞典天文学家摄尔秋思,他把自然状态下的水刚开始结冰时的温度,规定为0℃。

(2)温度计。

生活中用什么工具来测量温度吗?(课件示:生活中常用的温度计)

介绍:摄氏度、华氏度,每格代表1℃。

2.电梯里的负数

叔叔上五楼开会,阿姨到地下二楼取车,应按哪两个键?(5、-2)

5和-2是以什么为分界点的呢?

3.海拔高度中的负数

世界峰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出8844.43米。如果把这个高度表示为+8844.43米,那么比海平面低155米的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高度应表示为( )米,海平面的高度为( )米。

练习

如果大雁向南飞30米记作+30,那么向北飞50米记作( )。

如果体重增加4千克用+4表示,那么-1.5表示( )。

4.数轴上的负数

出示例3

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吗?(强调以谁为分界点,以什么方向为正。两种说法)

指出:在一条直线上,确定了0(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就形成了一条数轴,刚才大家所说的就是数轴的形成过程。

现在你能在数轴上找到他们运动后的位置吗?

完成练习

(2)如果小华的位置是+11米说明她是向( )行( )米。(指出+11的位置,体会数轴是无限长的。)

(3)如果小刚先向东行5米,又向西行8米,这时小刚的位置为( )米。

(分层拓展)

5.运动场上的负数

刘翔在第十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半决赛中110米栏的成绩是13秒42,当时赛场的风速是每秒-0.4米,你知道风速每秒-0.4米的意思吗?

四、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负数,了解负数在生活中的一些作用,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负数还有更加广泛的用途等待着大家继续去了解。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根据已有的除法知识经验,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学生理解并掌握该方法。

2、把2种方法加以比较,从而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个比较清晰的整体把握,提高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百位不够除,要把前两位合起来再除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光盘或者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我们来估计一下这几题的商应该是几百多,说说你是怎么估计的?

如:984÷2984÷3984÷4984÷5

问:是不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都会是几百多呢?说一说理由。

结合学生回答指出: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百位够除的,那商就是三位数;这节课我们要来学 ……此处隐藏11325个字……学习的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揭示课题: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2) 估算。

师:你能估计一下平均每个区大约坐了多少名同学吗?

同学估算,并说明理由。

(3) 笔算。

师:平均每个区到底有多少名同学呢?我们可以通过笔算得到结果。大家先在练习本上试一试。在计算的过程中,假如遇到困难,可以和同桌一起商量,也可以向老师求助。

同学尝试练习。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这位同学是如何计算的?

同学口述计算过程,在实物投影仪上反馈。

师:说得非常好。谁愿意和老师一起完成黑板上的竖式?

同学说每一步计算,教师板书。相机提问:

① 先算几除以几?

② 商“4”写在哪一位上,为什么?

③ 余下的“1”怎么办?(1个百当作10个十,与十位上的8,合成18个十)

④ 强调:在计算的过程中,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同学互相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4) 练习。

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的前两题。

师:同学们非常棒。老师这里还有两道题,先请大家估计一下,它们的商大约各是几百多?

同学口答。

师:算一算,它们的结果是多少?

同学独立完成,互相说一说自身是如何计算的。

集体反馈。

(5) 小结。

师:请大家回顾刚才的笔算过程,在小组内说一说,今天学习的除法计算与以前的除法有什么不一样?

小组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三、 巩固练习,应用提高

1. 笔算练习。

师:刚才大家观看了“金麟”给我们带来的游泳竞赛。“金麟”还为我们准备了一场110米跨栏的竞赛。听到110米跨栏,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想起一个人的名字,他是——(生:刘翔)

师:看刘翔的竞赛,先要买门票。能正确算出门票上的题目就可以观看竞赛了。同学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后两题,然后集体反馈。

2. 数学医院。

师:刚才很多同学都“买到了门票”,不过我看见还有个别同学因为自身的一时大意将题目做错,没有买到门票。让我们一起帮他们找找错在什么地方,好吗?

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同学错误的计算,集体订正。

3. 说说体会。

师:请大家想一想,在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应注意些什么?

同学用自身的语言归纳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观看这场激动人心的竞赛。(电脑播放刘翔获得110米栏冠军的竞赛实况)

4. 实际应用。

师:刚才那一场场精彩的竞赛,其实也饱含许多后勤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瞧,这些叔叔阿姨们正在为羽毛球竞赛准备竞赛用球呢。(电脑出示问题情境)你能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吗?

生:一共有732只羽毛球,每个纸筒里装6只,现在有120个纸筒够装吗?

引导同学得出:

(1) 120 × 6 = 720(只),732 - 720 = 12(只);

(2) 732 ÷ 6 = 122(盒),122 - 120 = 2(盒)。

让同学结合算式,说说每一种算法的考虑过程。

5. 拓展提高。

师:看到同学们这么棒的表示,“金麟”非常高兴,想与大家一起做一个猜数游戏,你们愿意吗?

电脑出示:

根据下面的竖式,你能猜出被除数百位上可能是几吗?

同学猜数,并交流考虑过程。

四、 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3题,任选3题进行计算。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对幻方有初步了解,知道幻方每行每列对角线和相等,三阶幻方有三行三列,每行,每列及每条对角线和为15。中心数是5,两头凑十。 四个角是双数。

2、能根据幻方的规律来判断幻方,并能将不完整的幻填写完整。

3、了解数学知识背后的文化,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1、 初步认识幻方,发现幻方的规律和特征。

2、 运用幻方的特征,判断一个九宫 格是不是幻方,填缺数。

【学具准备】多 媒体课件,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听故事“夏禹与龟”

2、认识洛书和九宫格

3、出示课题:幻方

【设计意图】 导入部分教师采用了创设情境的方法,通过听故事激起学生学 习的兴趣,进而认识洛书和九宫格并引出课题。

二、探究学 习,合作研讨

(一)初步探究幻方的秘密

出示1个幻方:

1、观察数字特点:1、2、3、4、5、6、7、8、9不重复

2、算一算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的和。

3、归纳: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的和都是15。

4、初步判断幻方

5、评价:理解星(我会判断幻方)

(二)深入探究幻方的秘密

1、观察幻方,发现规律(出示4个幻方)

(1)同桌讨论

(2)交流反馈

2、评价:探究星(我找到了幻方的小秘密)

【设计意图】 在整个探究环节分为初步探究和深入探究两个部分。在初步探究中 ,通过教师引导,运用观察法和计算的方法使学生发现幻方的数字特点和行,列对角线和的特点。而深入探究幻方的特征上对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大胆的将问题交给学生,采用同桌合作,交流探究的方式,共同找到幻方的.特征。

三、尝试迁移,练习巩固

1、根据幻方的特征做填数练习

(1)师生互动(完成第一个幻方)

(2)小组合作(完成第二个幻方)

(3)独立完成学习单第三题

(4)交流反馈

(5)评价:应用星(我会运用幻方的小秘密补全幻方)

2、根据幻方的特征做选择练习(用手势表示它的序号)

【设计意图】在内化新知的阶段,教师创设了填数练习和选择练习,练习题由浅入深,从师生互动到小组合作进而到独立完成,逐步学会运用新知来解决问题。

四、拓展延伸,课堂总结

1、出示:0、1、2、3、4、5、6、7、8

提问:中心数是几?和是几?你会把这些数填入九宫格吗?

2、欣赏幻方

3、全课总结,集体评价

【设计意图】 全课总 结的环节,教师以一道拓展题结尾 ,把问题留给学生,最后欣赏幻方,感知数学知识的博大与奥秘。

【板书设计】:

幻方

1 2 3 4 5 6 7 8 9 不重复

每行、每列、对角线三数之和为15

中心数是5,两头凑十

四个角是双数

《【精】小学数学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