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青蛙》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青蛙》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青蛙》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7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了解青蛙的一些习性。
3.能辨析“睛、请、晴、清、情”等同音字、形近字,初步学会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7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辨析“睛、请、晴、清、情”等同音字、形近字,初步学会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辅助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4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第一句。
3.能辨析“睛、晴、清”等同音字、形近字,初步学会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猜谜激趣。
课件出示:“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孩子们,猜猜看,它是谁?(青蛙)
2.揭题: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就是小青蛙。(板书:小青蛙)
3.课件出示漂亮的小青蛙。
导学:同学们想和小青蛙交朋友吗?那就和它打个招呼吧!(学生齐读课题)
4.说说你对青蛙有哪些了解。
5.青蛙穿着绿衣裳,你知道它的'名字中哪个字表示的是绿色的意思吗?(青)
6.导入:同学们真聪明!你们看,小青蛙还为咱们带来一首儿歌呢!(学生齐读课题)
《小青蛙》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用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小青蛙找家》,通过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和边唱边拍手的方式,准确与音乐一起开始和结束,使学生巩固掌握四二拍的节拍特点。
2、能力目标:能在音乐表演中当好一个角色,边唱边表演,自信地表现自己。
3、情感目标:使学生懂得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要想办法解决,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兴致盎然的学习歌曲,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并能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进行演唱。
2、通过创设故事情境,运用感受体验法表现小青蛙找到家前后的不同情绪。
3、能在音乐伴奏中正确地按照歌曲速度进行念白,并能在游戏中流畅地与老师合作拍打节奏。
教学准备
CAI课件、电子琴、小青蛙、小鸟、小猫、小狗和小鸭等动物头饰。
教学设计
一、激情引趣,律动发声。
1、今天森林王国要进行音乐会,请大家一起开火车去参加。
2、音乐会上有许多小动物来参加,听小动物欢快的叫声,请学生一起来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和声音,并用小动物的声音模仿老师打出节奏。
3、随着音乐一起来跳舞。(蜗牛与黄鹂鸟、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二、感受并学习歌曲主要节奏:念白节奏。
1、“天色渐渐晚了,精彩的音乐会结束了,小动物们都回到了温暖的家。可这时,远处传来了小青蛙的哭声,这是怎么回事呢?
2、常识教育。小青蛙找不到家了,如果是你迷了路,会怎么办?(打电话,向警察叔叔求救等等)
3、乌龟告诉小青蛙,只要沿着荷叶的顺序,一个一个的`跳回去,就可以找到家。
4、情景引入,学习念白部分。
(1)看课件,理解念白部分歌词。
(2)请学生带着节奏读念白部分。
(3)请学生带着律动读念白部分。
(4)音乐游戏。
A、老师和学生边唱边表演,能听音乐准确地开始和结束。
B、选四名学生戴青蛙头饰,随音乐分组跳回家游戏表演。
三、引出课题,出示歌曲《小青蛙找家》。
(1)电脑课件播放歌曲,让学生聆听并初步感受音乐情绪。
(2)带领学生一起按照歌曲节奏唱曲和念歌词。
(3)理解每一句的意思。
A、小青蛙找不到家,心情很着急、害怕。(学生模仿着急、害怕、会哭等声音与表情)
B、小青蛙很焦急,连蹦带跳的跳回家。(学生模仿兴奋、激动等声音与表情)C、小青蛙历尽艰辛,终于回到家的心情。(学生模仿高兴、自豪等声音与表情)
(4)老师教唱,老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学生边接唱“呱”,边配上动作。
(5)学生集体扮演小青蛙唱并律动。
五、课堂延伸。
用拍手的方式边伴奏边唱曲,增情添趣。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小青蛙找家》这一课,帮助小青蛙找到了自己的家,小青蛙说谢谢你们,欢迎你们到他家做客。
《小青蛙》教学设计3教学理念:
1. 以学生发展为本
2. 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学目标:
1.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小青蛙找家》。
2.认识四分节奏、二八节奏,并能用打击乐器准确地为歌曲伴奏,大胆积极地参与表演活动。
3.德育渗透: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能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能用不同力度、不同表情、形象的动作来表现小青蛙找家前后的不同神态和心情,表达歌曲情境。
教学策略:
本节课综合运用了律动法、听唱法、体验法、情景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通过感受、体验、游戏、表现、演唱等环节完成聆听、演唱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利用多媒体作为教学辅助工作,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以及表现能力。
教具准备:
钢琴、青蛙头饰、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双响筒、木鱼)。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琴入座,师生问好。
二、导入课题:
1.猜谜语
导语:今天啊,曾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小动物,现在它就藏在老师身后,请你们猜一猜:
突眼睛 大嘴巴
白肚皮 绿大褂
地上跳 水里划
唱起歌来——呱呱呱(用道具发出声音)
生:青蛙
师:对了它就是我们的好 ……此处隐藏17448个字……>
【教学反思】
这节课较顺利地完成了所设想的内容,通过 “动物模仿、开心列车游戏、学唱歌曲、音乐戏剧表演、编创歌词表演”等一系列富有儿童情趣的活动,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能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懂得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配合,增进了友好的情感。在这节课中,我充分发挥学生“小主人”的作用,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大胆、自信地表现,积极、快乐地创造。学生的表现也很出色,真让我暗暗佩服他们的聪明。“人人是创造之才,时时是创造之时”,实践证明,教师只有为孩子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环境,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拓展教材,丰富学生的想象,孩子们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充分地展现。
《小青蛙》教学设计14一、教材分析
《小青蛙》是一首儿歌韵文。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极富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想象、启发学生开动脑筋。本课的设计应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的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重点,以情感为基础,以识字为主线,让学生自主发展,主动探究,增强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新笔画:撇点。
2.自主积累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青蛙是有益动物,我们应该爱护它。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理解文章意思。
教学难点:生字的书写
四、课前准备
1.课文相关图片、辅助课件。(教师)
2.制作本课字卡。(学生)
《小青蛙》教学设计15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只小青蛙掉到枯井里,跳不出来,但它非常乐观,唱着歌儿,大象听到声音后把它救了上来。通过课文中人物的对话,让学生知道,遇到困难不要慌张,要动脑筋、想办法把事情解决。
1、巩固积累词语,丰富词语花篮。
2、熟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或表演)课文。
3、通过理解品味课文内容,知道遇到困难时不要慌张,要动脑筋、想办法把事情解决。学习小青蛙的乐观、聪明、勇敢。
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明白小青蛙说话的意思。能分角色朗读(或表演)。
CAI课件。大象、青蛙、枯井的图片。
一、组织教学,谈话引入课题。
1、听歌曲:小青蛙你唱吧。
2、过渡谈话:刚才小朋友听的歌曲里有一位动物伙伴,它是谁啊?那咱们把他请出来吧。师生同声呼唤:小青蛙,小青蛙…..
3、补充并朗读课题。
(1)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青蛙?小朋友们把课题补充完整。
(2)师生有感情地同读课题。
二、积累词语,丰富词语花篮。
1、出示CAI课件----“我的词语库”。认读词语,积累词语,读好轻声词。
2、过渡谈话:我们***班的小朋友可真聪明,学习过的东西记得真好。咱们这只快乐的小青蛙也很聪明。这节课咱们就来好好读读课文,看看小青蛙做了什么事情让我们觉得他又快乐,又聪明的。
三、学习课文,朗读感悟。
1、看动画,听课文。
(1)师出示CAI课件------“看一看、听一听、想一想”。生边看边听边思考:小青蛙掉到了哪里?是谁救他上来的?
(2)生汇报,师板贴图片:枯井 大象。
2、生自读感悟。
(1)师出示CAI课件------“阅读导航”,提示学习要求:小青蛙掉到井里是怎么做的?小青蛙为什么要唱歌?大象伯伯为什么夸小青蛙又聪明又勇敢?请认真读读课文,找出小青蛙和大象伯伯说的话,把小青蛙的话画上直线,把大象伯伯的话画上波浪线。
(2)生自读课文,勾画。师巡视。
3、根据学生汇报品读课文。
(1)小青蛙掉到井里是怎么做的?
a、用双直线划出“不急不慌”“唱起了歌”。 理解“不急不慌”。
b、引导学生以平稳的.语气读:“小青蛙不小心掉到了一口枯井里,他不急不慌,在井里唱起了歌。”
(2)学习大象伯伯和小青蛙的第一次对话。出示CAI课件:大象和青蛙第一组对话。
a、分别把大象伯伯和小青蛙第一次说的话用(1)和①标出来。
b、理解“奇怪”。
c、读读大象伯伯的问话。引导学生读出奇怪、惊讶的语气。
d、感情读句“是我,小青蛙!”“大象伯伯,快救我出去吧!”
e、理解体会“赶紧”的意思,学习给“赶紧”换个词语。从“赶紧、快”体会小青蛙的焦急。从“伯伯”体会小青蛙的有礼貌。
f、整体朗读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读出礼貌、焦急、恳求的语气。
(3)学习大象伯伯和小青蛙的第二次对话。
a、分别把大象伯伯和小青蛙第二次说的话用(2)和②标出来。出示CAI课件:大象和青蛙第二组对话。
b、感情朗读大象伯伯的问话。 “你掉进井里,怎么不哭,还有心思唱歌呢?”。给“心思”换个词语理解“心思”意思。引导读出大象伯伯疑惑的语气。
c、引导感情朗读小青蛙说的话:“我唱歌是因为我相信,朋友们听到我的歌声,一定会来救我的。要是遇到一点儿困难就哭鼻子,多没出息呀!”
(体会“一定”,给“一定”换个词语。想想小青蛙为什么用“一定”这个词?他不怕朋友们不救吗?理解“哭鼻子”。引导读出小青蛙的坚定和自豪的语气。)
(4)感情朗读第六自然段,学习小青蛙和大象的第三次对话。
a、齐读“你真是个又聪明又勇敢的小家伙!”大象说着,就伸下长鼻子,把小青蛙救了上来。引导读出大象对小青蛙的称赞与喜爱。
b、想想小青蛙被救以后会怎么说?出示CAI课件:大象和青蛙第三组对话。同桌说一说,再汇报。
4、师根据板书小结提问:读完课文,你喜欢小青蛙吗?引导说话。师出示CAI课件------“说一说”:我知道小青蛙为什么要唱歌……;我喜欢小青蛙是因为……。
四、角色朗读,体味情感。
1、过渡谈话:小青蛙又聪明又勇敢,还很乐观,让我们分角色再来好好读读课文,可要读出你们对小青蛙的喜爱哦。
2、师出示CAI课件------分角色读一读。
(1)男女生分别读大象和小青蛙的话。
(2)师生角色朗读全文。师:叙述者。男生:大象。女生:小青蛙。
3、分角色演一演。
五、总结全文,激发情感。
今天我们学习了《快乐的小青蛙》这篇课文,知道了小青蛙是个聪明、勇敢又乐观的小家伙,遇到困难不哭鼻子。那我们小朋友遇到困难应该怎么样做呢?
六、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出示CAI课件“知识背囊”播放flv文件:小蝌蚪找妈妈。了解青蛙的成长过程,懂得保护青蛙。
2、出示CAI课件送给孩子一句话:只要你勇敢、自信、乐观,你就不会缺 (quē)少朋友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