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14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吨的认识》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感受认识吨的过程。
2.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
3.能正确换算质量单位。
教学重点:
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
教学难点:
发现生活中的吨,并能借助其它物体或质量单位描述吨的大小。
设计理念:
生活是这节课的载体。《课标》提倡学生的学习内容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知识的价值;让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方面获得发展。因此本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力图体现这一理念。
学习方法:
学生以生活为素材——用能感知的物体的重量,运用关联、迁移的方法推算1吨的重量。感知1吨是非常大的质量单位。学生在体验活动中去发现学习。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20千克的纯净水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前几天我们一起称了体重,你还记得你的体重是多少吗?
生答。
师:谁来说说你有多重?
生:……
二、教学“吨”
1.认识吨
师:在一次体检中,育红小学三年级⑴班的30名学生和我们一样,也测量了一次体重,并制成了统计表,请看(出示),在书上90页,也有一份一模一样的统计表,大家可以打开书看看。同学们最后的问题是什么呢?。
生:他们的体重一共是多少千克?
师:下面我们小组来算一算,可以一人算一半,再把结果加起来。大家想想办法,看看怎样才能算的又对又快。
生进行计算活动,师指导合作。
师提示:我发现有的同学已经找到了一个很巧妙、很简单的方法,所以他们进行的非常快,其他同学你也赶快想一想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大家计算时一定要认真呀,可不能当小马虎。
师:好了已经有几组做完了,哪一小组愿意给大家说说你们的算法?
生交流算法,师出示学生答案,生讲解算法
师:刚才我们计算这30名同学的体重是1014千克,那1014千克大约是多少千克?
生:大约1000千克。
师:非常正确。
师板书1000千克,
师:其实1000千克还可以用一个新的质量单位“吨”来表示,(板书吨)1000千克也叫1吨,1吨=1000千克,(板书1吨=1000千克)跟老师一起读一读,1吨等于1000千克。
生读:1吨=1000千克
师:“吨”可以用一个字母“t”来表示,所以也可以这样写。
师板书:1t=1000kg
2.感知“吨”
师:大家想一想育红小学这30名同学的总体重如果用吨做单位怎样说呢?
生:大约是1吨
师:说的非常好,那1吨到底有多重呢?下面我们先来进行一个小活动,体验一下,谁愿意参加?
(1)背一背
请几位同学到前边背一名体重在33千克左右的同学并说说感受。
师:下面我们就请这三名同学来背一背这名体重是33千克的同学,谁第一个来。
生活动,师问:感觉怎么样?
生:感觉很重
……
师:刚才这三名同学背的只是一名33千克的同学,像这样的30名同学,他们的体重大约才是1吨呢,大家看看,今天我们是三十二名同学,再去掉两名,三十名如果都让你背怎么样?
(2)拎一拎
再看一桶矿泉水,谁能抱的起来,抱起来时感觉怎么样,如果一桶矿泉水重20千克,大家推算一下50桶矿泉水重多少呢?同学们非常聪明,大家可以体会一下。
(3)看一看
我们接着看,这只动物见过吗?个头大不大?(出示)你知道吗,1头犀牛大约就重1吨。
师:看来“吨”是比“千克”大的多的质量单位,所以在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质量时通常要用“吨”做单位。
比如;一列火车,有这么多节车厢,每节车厢就可以装下50吨货物,再看,(出示轮船)这艘轮船它能装六千多吨货物呢。这个,(出示坦克)它的重量超过了30吨。还有呢,(出示)谁知道有关蓝鲸的知识?
生: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它的心脏就有……
师:你知道的真多,就象这位同学说的,蓝鲸很大,一条成年的蓝鲸体重能超过150吨。
(4)说一说
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吨的知识,可以和你周围的同学互相说说。
生自由讨论
师:谁来说说
生举例
师:的确吨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除了同学们刚才说的,还有我们运煤、运沙、运水泥……就连我们生活中计量用水也用“吨”做单位。另外还有一些这样的标志,请看,(出示)谁知道这座桥边的标志是什么意思?
生答。
师:再看,这辆汽车上的“载重6吨”呢?
生:这辆汽车最多能装6吨的货物,多了就会出现危险。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知道的这么多。(师适时进行安全教育)
三、巩固练习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吨”的知识,接下来我们就带着这些知识一起到趣味练习乐园去看看好吗?
1.图画里的数学
师:一天,大森林要召开大会,动物们都来参加,路上几只动物不约而同走到了一块,这时他们遇到一个问题,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
师:他们哪几只动物可以一起通过呢?大家可以先和你周围的同学说说
生讨论
师:谁来说一说
生:狮子和猪可以一起通过
师:为什么?
生:因为那座桥限重1吨,狮子和猪加起来还不到一吨。
师:非常好,还有吗?
生:牛和马
师:可以吗?还有吗?
生:……
师:有没有三只动物可以通过?
生:……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方案,动物们高高兴兴的通过了。
2.快乐判断
师:下面凭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一下,哪些比1吨重,哪些比1吨轻。如果比一吨重你就站起来,如果比一吨轻你坐着不动,好吗?
学生练习
3.我是小小检查员 ……此处隐藏18234个字……>先估一估,再称一称,然后用手掂一掂,并填写记录单。
2、独立作业,看图,填一填(教科书第2页)
指导学生看清每格表示100克。
四、全课小结(略)
五、课后延伸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14课题
吨的认识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本第六册P68的内容。
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认识重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2.知道1吨=1000千克。
能力训练点:
1.能正确运用吨表示物体的重量。
2.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渗透点:
数学知识来源与生活,并服务与生活,学会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知道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教学难点
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形成表象。
学法引导
1.通过课前调查,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能力。
2.指导学生通过计算、观察,产生联想,形成表象,建立质量观念。
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
教学流程
教学步骤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课前参与
1.关于吨的知识你能知道些什么?
2.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吨作单位?举出几个例子。
可以看课本或课外书,可以问家长也可以在生活中找。
通过课前调查增加学生对吨的感性认识,并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二、激趣导入
1.故事激趣:
熊老弟、马大哥、牛大伯、鹿妹妹一起去参加森林运动会,走到一座小桥前发现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吨”。这是什么意思?它们能过桥吗?该怎样过?
2.解释:“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释“限重1吨”的意思。
用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三、借助直观形成表象
1.关于“吨”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整理:
A、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通常用吨作单位。(举例)用地秤来称。
B、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
C、1吨=1000千克。
2.感知1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激趣:1吨到底有多重,你想知道吗?
推算:一个三年级的学生体重大约是25千克,多少个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吨?
观察感知,形成表象:请40个同学站在讲台上,这些同学的`体重合起来就大约是1吨。
学生依据课前搜集的资料来回答。
用自己的方法来推算,然后告诉同学们自己的算法。
观察感知,产生联想,形成表象。
展示课前的学习情况和课前搜集的资料,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
让学生通过推算,然后观察感知,产生联想,形成表象,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四、解决问题
1.这4个动物能过桥吗?他们该怎么过?你还要知道那些条件才能知道?
出示:
马 300千克
牛 500千克
鹿200千克
熊 400千克
你们能为他们设计几种过桥方案?
2.老师们也想去运动场看看,你能告诉他们该怎样过桥吗?
3.我是小小检查员:
谈话:简单介绍黄河大桥在两年内就修了两次的原因。黄河大桥上现在需要招聘一批检查员,你想去吗?
在黄河大桥上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3吨”,下面这些车能通过吗?
A、王叔叔的车装载5000千克的煤。
B、杨大哥的车装载3头大象,每头大约重5吨。
C、李师傅的车装载6吨大米和7000千克的面粉。
D、张大伯开着一辆限载4吨的卡车装载着10头牛,每头大约重500千克。
你想对超载的叔叔说什么?(告诉学生:在陕西省80%的车祸都是由于超载造成的。)假如你的亲戚中有人是司机,你今天回去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4.小明的日记:
今天早上,我吃了一根重45千克的火腿肠,喝了一袋重225千克的牛奶,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坐上了大约重1克的出租车,来到了动物园。我们先看了大约重80吨的熊猫,又看了大约重8千克的大象。我说:“这么大的象,大概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吧?”爸爸说:“不对,世界上最重的动物是蓝鲸,一头蓝鲸的重量大约是150-200千克呢。”我想:那一头蓝鲸的重量就相当于二十几头大象的重量,二十几头大象挤在一块该有多大呀?蓝鲸可真大﹗
看了小明的日记,你想对他说些什么?你要向他学习什么?
独立思考后在组内交流。把自己组的设计方案记下来。然后在班内汇报。
说出设计理由。
独立思考后回答。
结合生活实
际说说。
指名回答,并说明理由。
畅所欲言。
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意识。
让学生从小就懂得要爱护路桥。激发学生主人翁的情感。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单位的换算和比较大小,懂得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
教学体现时代性,激起学生关心生活的热情。
结合生活事例,让学生要明白合理使用单位的重要性,并且让学生学习小明善于观察、喜欢动脑,能主动的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并应用数学的习惯。
五、课堂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2.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会经常用到数学知识。
让学生学会及时反思,整理所学的知识。
六、课外延伸
就象小明一样认真观察生活,把你发现的含有质量单位吨的事写下来,那就是一篇数学日记,你一定会比小明写得更棒。
让学生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
板书设计
吨的认识
质量单位
称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
地秤
1吨=1000千克
教学反思
能把数学知识融入生活中然后呈现给学生,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思维活跃,参与热情高,也培养了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是小组讨论时没有组织学生进行合理分工,注意纪律,使得小组讨论时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可实际上,有的同学积极参与,有的同学好象事不关己,在一边玩,没有做到使每一个同学都参与,每一个同学都得到发展提高,使得小组讨论流与形式。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组织学生有目的、纪律的讨论,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和与伙伴协同合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