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5-10-08 09:58:09
【热门】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集合八篇

【热门】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集合八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两段。

4.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北京的美,激发学生对首都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学过《看雪》这篇文章后,你想不想知道我们的首都北京是什么样子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北京,去了解一下这个美丽的城市。

2.出示投影:(天安门)图上是北京的.什么地方?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课文是怎样描写图上的景物的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

要求初步读通课文。

2.教师范读课文(或放录音)。请大家注意字的读音。

3.学生再读课文,划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4.学生汇报。教师出示下面的词语,请大家读一读。

中央 黄瓦 宽阔 雄伟 纪念碑 柏油

绿树成阴 立交桥 川流不息 古迹 优美

矗立 建设 似的 拼图 图案 大厦

教师从旁纠正字的读音,注意“矗、似、厦”是翘舌音。

5.记准字形: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出示下面的生字:

央 瓦 阔 雄 油 阴 交 川 迹 优

1)学生自由识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小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

3)对大家认为比较难的字或教师认为易错的字进行重点指导。

央:最后一笔是“捺”。

瓦:笔顺是 ,一共四笔。

碑:右边的笔顺是“撇、竖、横折、横、撇、横、竖”

6.指导书写:

阔:“门”要写得宽大一点。

雄:左右一样宽,右边的“ ”是四横,不要写成三横。

碑:左窄右宽。

三、课堂练习。

1.学生自由练习,完成课后2题。

2.作业展示。

3.师生评改。

板书:

24 北京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

中央 黄瓦 宽阔 雄伟 纪念碑 柏油

绿树成阴 立交桥 川流不息 古迹 优美

矗立 建设 似的 拼图 图案 大厦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找出与三幅图相对应的段落指名读课文.

2.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美丽”一词要读重音。

北京如何美丽呢?通过下面的学习我们就会知道。

3.读第五自然段:这段主要写了什么呢?

(北京真美啊!)

三、讲读

第二自然段。

1.放课文录音,思考:这段中有几句话?介绍了哪些建筑物?

2.出示投影:指出天安门、广场、纪念碑、弄清中央、前面、中间的方位。

3.指导读好方位的词。

4.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学习第三段。

1.读了课文后,你了解了北京什么?

2.结合画面和上文理解“绿树成阴、鲜花盛开”的意思。

“川流不息”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它说句话么?

3.请你带着自己的感情读读这段课文。

五、学习第四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北京有……还有……,说明什么?

2.解释“名胜古迹,”并练习用“名胜古迹、风景优美”说话。

3.练习用“高楼大厦”说话。

4.指导朗读。

六、朗读全文。

七、全课小结。

板书:

探究活动

1.收集关于北京的诗歌或歌曲,开展“我爱北京”的诗歌朗诵会或演唱会。

2.师生共同收集关于北京的图片或照片,举办一次图片展览。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

2、认识“筑、烈、滩、换、慈、介、绍、况”8个要求会认的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

4、培养学生运用汉字的构成规律进行认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

2、认识“筑、烈、滩、换、慈、介、绍、况”8个要求会认的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

4、培养学生运用汉字的构成规律进行认字的能力。

教学难点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和12个词语。

2、培养学生运用汉字的构成规律进行认字的能力。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拼音卡片。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

2、认识“筑、烈、滩、换、慈、介、绍、况”8个要求会认的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

4、培养学生认字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

2、培养学生认字能力。

教学难点

1、正确区分字形、字音相近的字。

2、正确理解字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的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同音字,这些同音字是音同字不同,但多数字形相近。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几组既同音又近形的字,借助汉字构成规律学习生字。

二、学习新课。

3 学习生字

老师板书生字,指名由学生读。

看哪个同学读得准,如果读错了,其他同学纠正,达成共识后,教师写上音节。

3 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记住字形。

3 学生自己观察字形。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这些字的字形。

②小组讨论。

③指名回答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形。

翅膀:翅,可用部分记忆加形象记忆结合的`方法来记忆,“支”右边加上羽毛的“羽”;膀,偏旁加熟字记忆,“月”字旁右边是旁边的“旁”。

蜜蜂:蜜,宝盖头下边“心”加一撇,“虫”字底。蜂也有“虫”,因为蜜蜂是昆虫的一种,所以有“虫”字。蜂左部是反文头下边为“丰”。

峰:与蜂都是形声字。将蜂的虫 ……此处隐藏4310个字……/p>

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蚂蚱、樱桃、蚌壳、瞎闹、锄头、倭瓜、水瓢、圆滚滚、一动不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读书,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二、介绍作者

萧红的《呼兰河传》,就是对故乡的一本回忆录。也就在写完后的一年,这个女子就从世间消失了,只有31岁。但她把她对乡土农家的爱恋,把她对生活的严肃思考,传达给了她的读者,世世代代的读者。在《呼兰河传》里,她用了许多的文字写了自己的童年,尤其重点描写了家里的园子,她称它为祖父的园子,自己的后花园。为什么她对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这个园子给童年的萧红留下了什么呢?让我们随着作者美好的回忆,走进她魂牵梦绕的祖父的园子。

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学课文:

请按阅读要求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作批注。

2、检查自学:

自学生字,生词的情况。

四、阅读课文,交流体会

1、这篇文章中的哪些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

2、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你是从哪体会到的?

3、请默读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一段,这一段写了什么,你又能感受到什么呢?

学生交流、汇报。

五、感情朗读,积累语言

读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把他背诵下来。

六、课外延伸

师读《呼兰河传》的另一个关于园子的片段,学生谈感受,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童年的快乐。

七、总结全文

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童年的纯真和美好。童年是一幅画,绚丽多彩;童年是一首诗,耐人寻味。让我们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这篇文章,再次感受童年的美好。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爱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课文的感情朗读、体会科学童话中蕴含的意义。“揉、漆、辫、”的识记,“喊、笋、唤”的书写。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投影仪、卡片、笋芽儿、竹子的图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 一 课 时

一、创设情境,趣味揭题

1、同学们,我们国家的国宝是什么?大熊猫最爱吃什么?竹子长大了叫竹子,可它小时候不叫竹子,你知道它叫什么吗?出示笋芽儿图:这就是笋芽儿。出示竹子图:这就是竹子。小笋芽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笋芽儿》一课。

2、板书课题,提醒学生“笋芽儿”的读法,学生练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课文

1、教师读课文。要求:在老师读时,听清字音及不同人物的对话。

2、自学记(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字,并想办法记住它们)读(读通、读准、读熟课文)想(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3、小组检查自学情况,教师巡视。

三、师生交流

1、指读课文,正音。

2、指读生字。

3、重点识字:(学生自学时记不熟的字)

4、同桌互读,打五角星。

5、读词春笋 笋芽儿 呼唤 揉一揉 漆黑 油漆 扭动 轰隆隆 钻研 唠叨 辫子 抚摩爱抚 滋润 山冈 豪放 豪迈 世界喊叫 呼喊 发芽

6、齐读课文

四、再读课文,感知发现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读后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文中小笋芽儿真幸福的句子、春天真美的句子,让学生练习有感情朗读,采取个人练习、小组练读、全班朗读等多种形式。读后自己评一评、小组评一评。)

五、指导写字

1、观察字的结构特点。

2、你要提醒同学什么?

3、教师书写,生看后抄写生字。

六、总结

教师个案:

第 一 课 时

一、猜谜语,引出课题

1、谜语:小时层层包 大时节节高 初生当菜吃 长大成材料

2、课件出示笋,释题。3、质疑:小笋芽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

二、观看笋生长的录像,初步感知

三、自学课文

1、 按 自学方法四步骤自学课文

自学方法四步骤:

标:标出自然段

划:划出生字并注上拼音,记一记。

记:把美的词句、不懂的地方作好记号。

想:提提问题,想想收获。

2、检查自学情况

课件出示生字: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按偏旁归类读――组词读

用不同的方法识记生字:

如:猜谜:两辆车――轰

尹戴竹帽――笋

动作演示:唤/揉/扭/钻/抚/辫

把生字里偏旁相同的字涂上相同的颜色;唤和唠 揉、扭和抚

滋和润

同桌互考,给全读对的同桌画上一颗小笋吧。

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四、小组合作

1、小组合作解决自学中不懂的问题 。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

五、指导写字(略)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词语

春笋 笋芽儿 呼唤 揉一揉 漆黑 油漆 扭动 轰隆隆 钻研 唠叨 辫子 抚摩爱抚 滋润 山冈 豪放 豪迈 世界喊叫 呼喊 发芽

2、指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角色表演

1、分段指名读课文,想一想笋芽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板书)

2、春天这么美,小笋芽儿在大家的关心、爱护下长成了大竹子,它可真幸福,让我们大家做一株小笋芽儿吧!让小笋芽儿带着对春天的赞美、带着幸福的感觉来分角色朗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分成:笋芽儿、春雨、妈妈、旁白几个角色来读。读后小组同学互换角色再读,读后互评。(相机指导朗读)

3、推选表演好的小组,上台戴头饰进行角色表演。

4、再读感悟,启迪思维。你喜欢笋芽儿吗?为什么?启发学生由竹子的成长联想到自己的成长:你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哪些关心和爱护呢?

5、小结 三、课外拓展 资料袋:向学生介绍“毛竹”。四、指导书写指导写口字旁的字:“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写得太大。三个带口字旁的字(喊、呼、唤)中, “唤”是新认识的字,可以重点指导,右边第六笔“撇”,要上下贯通,不能写成竖、撇。

《【热门】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集合八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