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5-10-09 09:58:05
关于小班音乐教案范文汇总9篇

关于小班音乐教案范文汇总9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音乐教案 篇1

目标:

1.能用活泼、愉快的声音唱歌。

2.与同伴共享新年带来的喜悦。

准备:

1.幼儿已经参加了新年游园活动,体验了游园活动的丰富多彩和过新年的.喜悦。

2.锣一面,鼓一个。

过程:

1.让幼儿畅谈过新年游园活动的感受,引出课题。

2.新授歌曲《新年到》。

教师有表情地范唱。

师幼共同边听音乐边按节拍朗诵歌词,帮助幼儿熟悉曲调。

幼儿学唱。

幼儿有表情地演唱。

3.幼儿创编拜年动作,增加歌曲的演唱兴趣。

4.幼儿自由地找好朋友表演唱歌曲,与同伴共享新年带来的喜悦。

建议:

鼓励幼儿向家人及亲戚演唱此歌曲,与每一个人共享新年到来的快乐。

评价:

能唱清楚歌词,会用动作表示“恭喜”。

小班音乐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会与教师对唱歌曲的问答部分,能正确地接唱,不拖也不抢节拍。

2、能听音乐信号做相应动作:起立、坐下。

3、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唱歌,基本学会歌曲。

二、活动重点: 能唱准节奏,唱清歌词。

三、活动难点: 根据音乐的节奏做相应的'动作

四、活动准备:

(1)玩具电话若干

(2)歌曲录音《打电话》

(3)表示起立、坐下的音乐符号。

五、活动过程:

1、游戏:打电话。教师与幼儿打电话的问答游戏,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学说歌词。

(1)教师与全体幼儿问答。

(2)教师分别与男女幼儿问答。

(3)教师与个别幼儿问答。

2、教师有表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3、幼儿分别完整跟唱歌曲一、二段。注意唱好每句最后的衬词。

4、出示音乐信号、符号标记,弹奏相应乐句,让幼儿理解音乐信号下的相应动作。

5、对唱:教师与幼儿分别扮演问答者,以多种形式练习对唱,注意唱好每句最后的衬词,提醒幼儿接唱时合上节拍。

六、活动延伸: 将玩具放上活动角。例如:娃娃家等,使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里打电话的角色游戏,也可将学会的歌曲唱给爸爸妈妈听。

小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模仿小宝宝睡觉的姿势。

2、愿意用动作表达妈妈对宝宝的浓浓爱意。

【活动准备】

娃娃哭闹的.声音及娃娃一个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激发幼儿哄娃娃的愿望)提出问题:

1、娃娃家的娃娃想睡觉,可是总睡不着,娃娃怎么了?

2、她为什么哭?谁能让娃娃不哭?

小结:原来是娃娃要睡觉了,我们一起来哄娃娃睡觉。

二、欣赏感受

1、欣赏一遍音乐,用动作来表现。

2、欣赏音乐,边看边做动作,边哼唱歌曲。

重点:看看老师是怎么哄娃娃的。

小结:老师轻轻拍,轻轻唱,娃娃就不哭了。

3、跟着老师边唱边做妈妈哄娃娃的动作。

三、讨论

1、师问:小宝宝睡觉了,我们该干什么呢?怎么样不影响宝宝睡觉?

2、幼儿学一学:现在我们都是老师的小宝宝,你们是怎么样睡觉的,做给大家看看。我们在娃娃家中也可以这样哄娃娃。

小班音乐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记得有句话说的好:培养你的孩子成材,培养我的孩子成材,培养我们的孩子成材,但是培养孩子成材不是我们唯一要做的,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让我们的孩子每天都是快乐的`。所以,今天我就选择了适合我班幼儿年龄特点,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快乐手指游戏〈点点豆豆〉,把点点豆豆这首儿歌配上一曲活泼欢快的音乐,让孩子们在欢快的音乐游戏中,发展他们的音乐感受力,〈点点豆豆〉是一首韵律很强的儿歌,孩子们通过各种形式一拍一点,从而发展幼儿的节奏感,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幼儿结伴游戏的能力和遵守游戏规则的能力,使孩子们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本节课采用的都是一些老儿歌老游戏,这些儿歌游戏都是我小的时候和妈妈一起做的,她不仅加深了我们母女之间的感情,而且她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现在还记忆尤心。我也很想让这些儿歌把各位家长老师带回对童年美好的回忆,让我们再一次感受一下老儿歌老游戏的艺术魅力。

活动目标:

1、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学唱歌曲。

2、通过歌唱和游戏愉悦幼儿身心,培养幼儿活泼欢快的性格。

3、感受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指偶一个。点点豆豆音乐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首儿歌〈拉大锯〉,小朋友仔细听听,歌曲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播放儿歌)

二、基础部分

2、小指偶唱大戏〈点点豆豆〉幼儿欣赏。

师:小朋友,他们去姥姥家干什么了?

幼:看大戏。

师:那你们想不想也一起看看啊?

幼:想(教师用指偶在手上唱大戏《点点豆豆》)

3、学唱歌曲〈点点豆豆〉。

(1)、教师范唱两遍,幼儿欣赏。

(2)、幼儿伸出小手当舞台,小指偶在幼儿手指上唱歌 。

师:小指偶想到小朋友小手搭的舞台上唱大戏。

4、幼儿学唱歌曲。

(1)、用不同的手指点豆唱歌。拇指爸爸先唱歌,食指妈妈再唱歌,最后中指哥哥也要唱歌。

(2)、幼儿边唱边点身体的不同部位。

师:想一想我们还能在身体哪个部位上点豆豆。

5、幼儿结伴游戏点点豆豆。

6、和客人老师一起做点豆豆的游戏。

师:你们想和客人老师做游戏吗?

三、结束部分

7、送指偶回家。

师:天黑了,我们把指偶送回家里吧!下次再请他们过来玩。

另附:儿歌《拉大锯,扯大锯》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看大戏,你也去,我也去就不让二妞去。恩……歌曲《点点豆豆》点点豆豆,开花石榴,小狗搬家,喀嚓一锁。

小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旋律,学习搓的动作,有节奏地随歌曲做动作。

2.体验与同伴一起参与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沐浴球若干,垫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复习律动《洗衣服》

师:“宝宝们,妈妈有一大堆的脏衣服还没洗呢,你们帮妈妈一起来洗衣服吧!”

听音乐做动作。

二.感受并表现歌曲《洗刷刷》

师:“洗衣服好累啊,妈妈的脸上都是汗了,怎么办呢?”

1.欣赏教师示范,感受歌曲旋律。

教师拿沐浴球边唱边做洗脸动作。

师:“妈妈是怎么洗脸的呀?谁来学学妈妈?”

“真舒服啊,妈妈还想再洗一次,你们和妈妈一起来洗吧。”(学习搓的动作)

“妈妈用什么动作表示真舒服啊?”

2.迁移生活经验,表现歌曲内容。

师:“除了洗洗脸还可以洗洗哪里呢?”(头、手、脚、脖、胸等)

分别听音乐洗小手、洗小脚、洗前胸等。

3.集体表演歌曲,感受音乐活动的'快乐。

师:“今天天气真热呀,宝宝跟妈妈一起来洗个澡吧!”拿好沐浴球,做一遍。“前面洗干净了,后面的背还没洗干净,怎么办呢?”

“妈妈有个好办法,我们转过身去,互相帮助着洗洗,跟旁边的好朋友说:‘请帮我一下吧!’”

集体表演一次。

三、结束:

“让妈妈闻闻,恩,真香!让妈妈看看,恩,真白!我们都是干干净净的好宝宝!宝宝们,我们去休息一会吧。”

小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新教歌表演《分清左右》,初步学会唱这首歌。

2、能大胆、合拍的做动作,在活动中分清左右。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腕花4个(2红2黄) 红花、黄花若干(数量各是幼儿人数的2倍 ) 歌谱图一张 录音机 磁带

活动过程:

一、 幼儿听欢快的音乐拍手进活动室 今天洪老师带小朋友一起去做游戏好吗?

二、 分清左右

1、 请小朋友看看你的手上有什么?

2、 贴红花的那只手是左手。

3、 请幼儿举起贴红花的那只手,是什么手?

4、 贴黄花的那只手是右手。

5、 请幼儿举起贴黄花的那只手,是什么手?

6、 请小朋友们看看你的脚上有什么?

7、 在认识了左手与右手后,请小朋友们看看贴红花的那只脚,是什么脚?贴黄花的那只脚,是什么脚?

8、 教师出示歌谱图玩魔术棒的游戏,随意指贴红花的那只手、贴黄花的那只手、贴红花的那只脚、贴黄花的那只脚,请幼儿举起手或踮起脚。

三、 教歌曲《分清左右》

1、 教师边指歌谱图,边演唱一遍(跟录音唱)

2、 解释歌谱图。请小朋友看看,前面的二只手与后面的二只手有什么区别?有""记号的就是小手跳舞,没有""记号的.就是举起小手。同样解释小脚。

3、 请幼儿看歌谱图,念歌词二遍,重点唱好附点音符。

4、 幼儿跟唱二遍。

四、 学习歌表演

1、 学会了歌曲,我们一起来表演吧!

2、 教师带领幼儿表演一遍。

3、 讲解要点后再表演两遍。

五、 游戏《找朋友》

今天,小朋友又学会了一个新本领,真能干,现在每个小朋友去找一个你的好朋友,把你学会的这个本领表演给你的好朋友看,表演两遍,与好朋友手拉手边唱边跳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小班音乐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歌曲了解红灯停、绿灯行的道理。

2、学会唱歌曲,了解歌曲内容。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红、绿两色圆形卡纸

2、课前事先录好的歌曲旋律

活动过程:

一、幼儿欣赏歌曲,了解歌曲内容

1、今天朱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地歌曲,叫《小小交通警》,请你们听一听歌曲里都讲了些什么?

2、幼儿欣赏歌曲一遍,并按节奏拍拍小手。

3、提问:①红灯闪应该怎么样?(快停下)

②绿灯亮应该怎么样?(请出发)

③是谁在指挥交通?(交通警察)

④谁听警察叔叔的话?(汽车、人)

二、幼儿熟悉歌曲内容

1、幼儿按节奏念歌词一遍;

2、幼儿与教师一起跟着旋律念歌词两遍;

三、幼儿学习歌曲

1、幼儿听旋律跟唱歌曲一遍;

2、教师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幼儿模仿,加深对歌词内容的.印象;

3、幼儿跟音乐反复模仿动作2~3遍;

四、游戏:小小交通警

教师出示红、绿灯

1、现有,朱老师要和你们来玩一个游戏;

2、交待游戏规则;

3、幼儿游戏;

五、游戏规则:

1、幼儿边唱歌曲、边做动作,看到红灯停、绿灯行;

2、教师根据歌曲内容出示红、绿灯。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小班音乐教案 篇8

教学内容:

唱《幸福拍手歌》

教学目标:

1.能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幸福拍手歌》,学习在弱起歌曲的强拍开始做动作,合拍地边唱边表演。

2.创编新歌词,并合着音乐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

3.愉快地参与创编、表演活动,表达对幸福生活的积极态度。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幸福拍手歌》。

教学难点:感受音乐作品欢快的情绪,用歌声及恰当的肢体语言表现情绪。教具准备:钢琴、《幸福拍手歌》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情境导入。

1.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好?

生:您好,您好,老师您好!

2.谈话导入:

老师:“同学们,你们认识黑板上的“幸福”这两个字吗?你们知道它的意思吗?(学生答)

老师:“在生活中,有什么事情让我们感到幸福?说一说。”(学生自由说)

老师:“同学们,当你感到幸福的时候,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学生回答)老师:“让我们来听一首歌,听完告诉老师,这首歌里是怎样表达幸福的?”(肢体表达)

二、发声练习。

师弹:1234|555‖

生唱:幸福幸福幸福

师弹:|1‖

生唱:幸福幸福幸福(要求:气息平稳而有支持,声音圆润连贯)

三、学唱歌曲:

1.初听歌曲《幸福拍手歌》

问:谁来告诉我?(拍拍手、跺跺脚、打打肩膀、握握手)

2.这些都是用肢体语言来表示的,对吗?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唱一首日本儿童歌曲《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这首歌曲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幸福拍手歌》”。(板书课题)

4.请同学们打开书,看着书完整的听一遍这首歌曲。

要求:(可跟着歌曲的节拍随意做做动作,但是嘴巴不能发出声音)

问:这首歌的节奏怎样?

5.出示本首歌歌谱,解释并学习。

6.老师读第一段歌词,学生仔细看歌词。

7.老师:“同学们能不能按照节奏读歌词呢?”

要求:学生试一试。哪些句子读的'不好,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8.学生跟录音范唱轻声唱一唱。

9.老师弹伴奏,学生跟唱全曲。

要求:(1)学生听好前奏,听老师喊拍起唱。

(2)解释弱起,开始的这一拍要唱的弱一点。重音在小节线的后面。

(3)这一遍歌唱中不做动作。

10.完整演唱歌曲。

三、小组合作创编。

1.激发创作灵感“同学们,你们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达自己幸福的情感与心情呢?”让我们当一回小小作词家!(一段)

2.小组合作,自由编演(教师巡行检查、指导)

3.唱一唱、演一演。

4.比一比、评一评。

四、小结

快乐的四十分钟又要过去了,最后老师想在我的歌声中结束我们的这节音乐课好吗?同学要配合呦啊!

师唱:如果感到幸福你就点点头。生做动作:点头

师唱: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跟我走。生做动作;走两步

师唱: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说再见、再见!生唱:再见、再见!师唱: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说再见!生唱:再见!

小班音乐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动作、声音、乐器)表现大雨小雨声音的不同,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2、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铃鼓。

活动过程:

一、幼儿跟教师随音乐拍手进教室坐好。

师:你们见过下雨吗?谁能告诉老师下大雨的时候是社么样子的?下小雨的时候又是什么样子的?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下大雨和下小雨的样子吧!

师:两种声音有什么不一样?是一个声音大,一个声音小。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大雨和小雨的歌,我们 一起来听一听。

二、幼儿欣赏并表现《大雨和小雨》

1、幼儿欣赏课件

师:提问:刚才小朋友听了歌曲,谁来告诉老师大雨的是怎样的唱歌的?小雨是怎样唱歌的?

2、师生一起用歌声表现大雨和小雨的不同声音并配上动作。

师:大雨的声音是哗啦哗啦的,我们用什么动作就像大雨?

小雨的声音是淅沥淅沥的,我们用什么动作就像小雨?

3、教师清唱歌曲,幼儿用动作表现大雨和小雨的声音。

师小结:你们做的真好,下大雨的时候动作要大,声音也大,下小雨时声音要小,动作也小。那老师唱歌,你们来做动作好吧。(幼儿表演)

三、运用身体乐器表现大小雨的不同。

师:刚才小朋友用动作表现了把大雨和小雨,小朋友想一想还能用什么方法表现大雨和小雨? (拍手、拍腿、跺脚等)

1、用拍手表现

师:现在老师要请你们用拍手来表现大雨和小雨,大家想一想大雨怎样拍?

师:对!大雨的声音是大大我们一起来用响响的拍手来表现大雨。

师:那小雨怎样拍呢?

师:对!小雨的声音小小的,我们一起用轻轻的拍手来表现小雨。

2、用拍腿表现

3、用跺脚表现

四、教师出示铃鼓,让幼儿回忆并模仿其音色。

1、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

2、师:你们知道怎样演奏它,发出的声音就会像下大雨呢?

3、师:小朋友想得真好,把铃鼓摇起来,这样发出的声音就像下大雨的声音了,哗啦哗啦,是吗?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4、师:小雨的声音是滴滴答答的,请下朋友想一想我们怎样演奏这个铃鼓。让他发出的声音像小雨的'声音呢?(对!用手指轻轻的碰铃鼓,这样发出的声音就像下小雨了,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吧)!

小结:哦,原来我们把铃鼓摇起来,这样发出的声音就像下大雨的声音了,哗啦哗啦,用手轻轻的碰铃鼓发出的声音就像小雨的声音了淅沥淅沥(教师示范,)

(带领幼儿一起空手练习摇动铃鼓并教幼儿拿铃鼓的方法。等幼儿会摇铃鼓后,给他们每人发一个铃鼓,并提出要求,不要让它发出声音。)

五、师幼一起边唱歌曲边用乐器演奏

1、师:刚才小朋友知道了摇铃鼓的声音就像下大雨,轻轻地碰铃鼓的声音就像下小雨。那当我们在唱到哗啦哗啦哗啦哗啦时,才能动铃鼓

当我们唱到淅沥淅沥淅沥淅沥的时候就用手轻轻的碰铃鼓。开始和最后是不用演奏的,明白了吗?

2、师,那我们一起来演奏吧!(播放课件师幼一起演奏)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符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孩子们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大雨和小雨,如:拍手、跺脚、拍腿、拍肩等,体会到了活动的快乐。有个别幼儿用铃鼓演奏时,只顾拿着铃鼓玩,忘记了演奏,这与孩子平时接触乐器较少有很大关系,这也是我们幼儿园活动的一个欠缺。

《关于小班音乐教案范文汇总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