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长》教学设计

时间:2025-08-19 14:50:11
《船长》教学设计15篇

《船长》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船长》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船长》教学设计1

一、教材简解

这篇课文选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短篇小说。课文讲了哈威尔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遇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即将沉没的时候,镇定自若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屹立在船长岗位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二、目标预设

1、通过哈尔威船长三次下达的命令,感悟他对弱者的关心、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品质。

2、背诵课文最后六个自然段。

3、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

1、通过课文语言感悟人物形象。

2、学习课文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四、设计思路

《船长》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一篇小说。小说以沉船与逃难为叙述的顺序,塑造了一位临危不惧、忠于职守、勇于献身的船长形象。文章情节感人,文字隽永,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本设计将以“感”和“悟”为宗旨,以体验语言文字的作用为目标,将读的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在尊重学生个性感悟的基础上,立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听、说、读、议、写等多种的语文实践活动,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提升情感的价值。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生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读课文的每句话,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划出不理解的地方,反复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我们已经学习了《船长》的第一课时,围绕课题,同学们提出了三个问题,还记得吗?(根据学生回答投影出示:①船长是个怎样的人?②课文写船长一件什么事情?③课文为什么要以“船长”为题目?)

2、第一课时,我们已经解决了一个什么问题?(根据回答,消失问题)

二、入情入境。

1、我们先来观看一段沉船时的录象。(播放泰坦尼克号沉船的片段,配上课文录音)

2、同学们,“诺曼底”号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的猛烈撞击,情况危急吗?请你们打开课本将第2自然段中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出来。(生读)

三、自学课文。

1、在这危急的情况下,哈尔威船长怎样指挥自救呢?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3到28自然段,要求:

①哈尔威船长指挥自救时下达了哪些命令?请用笔画出相关语句。

②从这些命令中,你知道哈尔威船长是个怎样的人?请在课本上写上批注。(要求在投影片上出示,指名学生朗读要求。)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四、交流感悟。

1、命令一(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

①朗读。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指名朗读,评价(重点突出哈尔威船长的大声吼道),再指名朗读,最后齐读。

②感悟。从这条有力的命令中,你看出哈尔威船长是个怎样的人?(让学生各抒己见:沉着镇定、临危不惧、舍己救人、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将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引读课文第5自然段,船长的第2条命令是什么?

2、命令二(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①齐读。

②播放泰坦尼克号船长开枪的片段。

③感悟。

从这里你又看到哈尔威船长是个怎样的人?

(临危不乱、在死亡面前,想的是别人,保护弱小者,将妇女、儿童摆在首位……)

联系第3条命令:“快救克莱芒!”(出示)

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联想(如泰坦尼克号、悲壮的一幕……)

④哈尔威船长的言行感染着人们。这时候——

(引读第22自然段,并出示)

⑤教师小结:

哈尔威船长在马上要沉船的情况下,沉着冷静地维持秩序,心里想的是60位乘客的安全,而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这样一位灵魂高尚的船长,谁会违抗他的意志呢?你会吗?你会吗?同学们,你们会违抗他的意志吗?

引读第24自然段。

3、感情朗读6到21自然段。

4、①课文中还有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反映了船长在危险面前沉着镇定,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下。

②听课文录音。

③学生自己练习。

④指名分角色朗读,分组分角色朗读。

五、感情升华。

1、引读过渡。20分钟到了,60名船员全部被救出,轮船(沉没了)。船头(先下去),很快(船尾也浸没了。)

2、出示课文,同时播放录音。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

3、这段话,同学们在预习时,疑问最大,52位同学至少有40位同学提出哈尔威船长为什么不逃生呢?为什么选择和船一起沉入海底呢?学到这里,你现在明白了吗?(学生自由回答)

4、小练笔。对,面对死亡,哈尔威船长作出了以身殉职的选择。这时候,如果你也是60名乘客中的一员,你会在心里怎样对哈尔威船长说呢?请写在37页的空白处。(学生练笔)

5、交流(指名2到3名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哈尔威船长就像一座雕像,就像一座丰碑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你明白为什么要用“船长”命题了吧?让我们大家用无比崇敬的语气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6、让我们对哈尔威船长说(出示填空)面对死亡,哈尔威船长你........?

《船长》教学设计2

一、设计理念: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根据学生学习需求,引领学生带着问题潜心会文,在阅读交流中,抓住重点词语,以疑促读,以品促思,品读感悟,感受人物的品质,体会作者表达方法。

二、教学目标:

1、通过预习,能说出课文梗概。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4自然段,(把遇险和船长第一次指挥的内容整合在一起。)扣住重点词语,读中感悟人物品质。

3、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扣住重点词语,读中感悟人物品质,体会表达方法。

四、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

(1)阅读作者卡片……此处隐藏35941个字……,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男人,女人,孩子,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呼喊着,哭泣着。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涌”能改为“流”吗?为什么?“涌”能让我们感受到水流速度之快,水量十分大。这又说明了当时情况十分危急,沉船已在所难免。)

(按学生找到哪句话,抓住了哪个词,体会到了什么,认为这句话应该怎样读,并请他来读一读这样的步骤来交流。同一句话,询问其他同学是否有补充)

我们怎样才能读好这段话呢?(因为当时情况十分危急,我们应该用紧张的语调来读。)指名读,齐读。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设计

1、熟读课文

2、抄写文中生词

板书设计:

船长

情况危急

第2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片断,“哈尔威船长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通过课文学习,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片断,“哈尔威船长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通过课文学习,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说说课文大意。

2、在读课文体会情况危急

3、导入新课

二、讲读课文

(1)在这突如其来的可怕的灾难面前,哈尔威船长是怎么做怎么说的?请大家快速读读课文3到28自然段,边读边划出描写哈尔威船长怎么做怎么说的句子,抓住其中重点的词,把你的体会写下来,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出示要求)

(出示: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

从哈尔威船长大声吼的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船长?(“把救生艇放下去”这是救援的方法;“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指明了救援的次序,为什么让妇女先走,这说明哈尔威船长尊重妇女,在死亡面前,一心想到的是先救乘客,把救援妇女放在首位;“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说明了什么?说明船长对船上有多少人了如指掌。说明他是一个临危不乱、镇定果敢的船长。)

谁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这位临危不乱、镇定果敢的船长读出来?我觉得他已经具有了船长的镇定自若,只是这样的声音足以盖住现场的呼号和嘈杂吗?我们一起读。

(2)精读第4、5自然段

船上真的只有60人吗?这说明了什么?(哈尔威船长在救援工作刚刚开始时,就已经把自己给——忘了。)然而,此时此刻,每一个人都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人们并没有这样去做,船上发生了更可怕的事。看,发生了什么?

出示:整个人群简直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

你们能想像出“不可开交”是乱成什么样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电影录像吧!(播放电影片断理解。)

这就是乱得不可开交。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是乱成什么样吗?为什么这么乱?(人们面对死亡的威胁,简直快疯了)此时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疯,而是整个人群。

指导朗读。

照这样乱下去,意味着什么?(诺曼底号将船毁人亡)

[设计意图:播放电影片断,是为了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灾难面前人们惊慌失措的失控场面,从而进一步体会到船长的临危不乱、镇定果敢。]

(3)跳读25自然段

然而,读——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斗殴。

与不可开交形成鲜明对比的一个词是——井然有序。什么是井然有序?

(4)精读船长对话

大家都乱了,但有一个人肯定没有乱,那就是船长。场面从乱得不可开交到井然有序,这次船长又是怎么说的呢?

这句话是船长对话过程当中的—— 一句。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整段对话。

出示整段对话。同桌分角色读。

这是哈尔威船长在和——,谁对话呀?洛克机械师,还有(生:XX大副)。仅仅是这两位船员听到了这番话吗?从哪里看出来?

你从这段对话中体会到了什么?(这艘船肯定要沉没了。)

还体会到了什么?(这艘船还能坚持二十分钟。)

这二十分钟非常的重要,哪个词告诉了我们?(够了)你从“够了”这个词中体会到了什么?(船长有经验、充满自信。)如果他说“不够”会怎么样?说明他这样说也是为了安抚民心。每个人都听到哈尔威船长能用20分钟拯救他们的生命,这20分钟给了人们逃生的希望。指导朗读“够了”。

你们还体会到了什么?(人们还了解到,如果男人走在女人前面,奥克勒大副就可能开枪打死他。)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他真的会开枪吗?请大家以小小组展开讨论,说说你的理由。(在最危急的时候,在最迫不得已的时候,船长只能这样去做。这样才能保证拯救船上的绝大多数人)

从这番对话当中,你又感觉到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船长?这段对话我们应该读得简短有力,因为当时情况十分紧急。老师请三位同学起来试一试。你们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对话来体会船长的威严镇定,临危不惧。通过朗读,让学生在思维的撞击和课文的诵读中,对课文内容的深刻领悟,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

此时此刻,引读——(出示)大家沉默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上空。

伟大的灵魂指什么?人们为什么沉默了?

三、总结

师总结:面对生死的考验,我们看到了人们的害怕,看到了人们的惊慌,但,在船长哈尔威的身上,我们看到的却是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看到了他的英雄本色。板书:(忠于职守 舍己为人)

四、作业设计:

1. 继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查查大作家雨果的资料,读读他的有关书籍。

[设计意图:夯实学生的语文积累,在感悟人物品质的同时能有更多的收获。]

板书设计:

遇险

忠于职守

6船长 自救

舍己为人

牺牲

五、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很有特色,这是一篇短篇小说,大作家雨果对人物的描绘可以说是栩栩如生。有正面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本课着重通过语言(下达指挥命令)描写来突出人物的高尚品质;有侧面描写,对遇险时场面的描写,船长英勇献身时人们的心态描写等来突出船长的光辉形象。在作家的生花妙笔下一个伟大的英雄形象凸现在我们的面前,让人景仰。这些都是写作方面的知识,高年级的语文课堂应该渗透写作的指导。但出于完美角度的考虑,教学时未强化,这也是一种遗憾。

《《船长》教学设计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