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轴对称图形》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轴对称图形》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轴对称图形》教案1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3—15页《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2.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折一折,剪一剪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
3.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能正确判断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画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课件剪刀彩色卡纸平行四边形纸
一、情境导入
1.谈话:看到同学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老师非常开心。
课件出示不对称“脸图”问:“这张脸可爱吗?”
生:不可爱!
课件演示脸图由不对称变为对称,问:现在呢?
生:可爱!
师:看来,人人都喜欢美丽的东西。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美丽的图片,请欣赏。
2.图片欣赏(课件出示对称图形图片)
看完图片后师问:这些图片中的图形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
学生可能会说,它们两边完全一样。
教师归纳学生的回答后说明:它们都是对称图形(板书:对称图形)
二、探究新知
1.认识轴对称图形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事物都是对称的。
看,这是笑笑自己剪的一棵对称的小松树,你们想不想也动手剪一剪呢?(课件出示小松树的剪纸图形)
生:想!
师:老师和你们来一场比赛,看谁剪的又快又好,开始!
师生同时动手剪,完成后教师把自己剪的'贴在黑板上。
请剪的最快的学生拿剪出的小松树展示,并让他给到大家说说是怎么剪的。(指导学生演示方法)
问演示学生:你怎么让大家知道你剪的小松树是对称的呢?
生:我把它对折(生边说边演示)(师板书:对折)
师:同学们跟他一起把自己剪的小松树对折,对折后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左右两边完全重合(师板书:完全重合)
师演示左右对折并讲解,像这样把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图形的两边能够完全重合,我们就说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出示概念,补充课题:轴对称
图形)
生齐读概念
2.认识对称轴
师:把你们的对称图形打开,观察图形中间有什么?
生:有一条直直的折痕。
师:这条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板书:对称轴)
出示感念,生齐读。
师演示并带领学生画对称轴(强调用虚线)
我们认识了新朋友轴对称图形,现在这位新朋友在和我们玩捉迷藏呢!
三、实际应用
1.看一看,说一说,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课件出示课本13页图)
生应用所学知识判断,教师点评。
师:这位新朋友留给大家的印象非常深刻,我们很容易就发现了它,你们能把这些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画出来吗?
生动手画对称轴,师巡视指导,完成后订正。
师:轴对称的图形不单单生活中有,在我们天天接触的数字、汉字、字母中也同样存在,看,这儿还有轴对称图形吗?
2.找出下列图形中的轴对称图形(课件出示课本14页第1题)
生找出轴对称图形,并说说每个图形的对称轴在哪儿。
师:聪明的同学们能找轴对称图形,聪明的。你们会画轴对称图形吗?
3.出示课本14页第3题
师用第一个图演示讲解画轴对称图形的要点:一看对称轴;二找关键点;三定对应点;四画对称图。
生在剩下的两个图形中选择一个动手画,完成后展示成果,全班点评。师:同学们既能找,也能画,那肯定也能判断了。请看(课件出示)
4.下面哪些图形中的红线是对称轴?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很多轴对称图形,(出示导课时的“脸图”可爱
的笑脸也是轴对称图形,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的身边还有许多的轴对称事物呀?
生找身边的轴对称事物。
四、全课小结
我们身边轴对称的事物还有很多,轴对称的图形是美丽的,漂亮的,请同学
们谈谈通过这节课的学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畅谈收获。
师:你们想知道老师有什么收获吗?(想)
老师今天收获了一份愉快的心情!
板书设计:
完全
轴对称图形对称轴重合
《轴对称图形》教案2设计说明
1.为学生提供丰富而典型的学习资源。
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学习抽象的几何概念时,需要借助直观形象的支持。因此本教学设计注重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通过观察与操作、生生交流和师生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学,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学习的资源,同时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2.注重操作活动与数学思考相结合。
鉴于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和《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要使学生认识、理解图形的运动这样抽象的概念,必须结合现实生活的实例帮助学生认识、理解轴对称图形以及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同时要注重操作与思考相结合。为了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经验,本设计让学生在玩一玩、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的活动中理解轴对称图形,认识图形的平移及旋转现象;在学一学中感受其特征;在说一说中列举生活中的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在做一做中不断深化体验。同时通过有效地提问做引导,便于在操作活动中落实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长方形的纸 剪刀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引入: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只要你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从中发现许多的知识。(课件出示教材28页主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们能从图中发现哪些有趣的现象? (学生观察,自由回答)
2.过渡:是啊,在游乐场里,空中飞舞着的蜻蜓风筝和蝴蝶风筝多漂亮呀!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它们的左右两边是完全相同的,这里面就蕴涵着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学王国,去探索有趣的数学知识吧!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游乐场情境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 ……此处隐藏13443个字……刻(剪去的轮廓线之外的空白部分,保留轮廓线)、阴刻(剪去轮廓线保留其他部分)、阴阳混刻。
要求:可以用对折的形式创作,也可以不用对折进行创作,对纸张的样式也不受限制,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幅或两幅作品。
四、全课总结
1、启发:同学们的作品样式繁多,都很美观,这些作品与我们以往完成的作品有什么区别?
规律:凡是对折后完成的剪纸作品都是轴对称图形,不对折而完成的图形却不是。
2、引导: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原因:折痕就是图形(图案)的对称轴,折痕的两侧是能够完全重合的。
五、课后作业
利用轴对称图形的原理,制作完成一组“可爱的动物”的花边,装饰班级墙报。
《轴对称图形》教案13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和轴对称的含义.
2.会画出的对称轴.
3.使学生在操作中加深对图形的认识,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认识,并能正确画对称图.
教学难点
认识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口算
二、新授教学
(一)出示图片:树叶、蜻蜓、天平
(二)分组讨论
1.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2.找出一些生活中实例图形.
(三)学生汇报
图形左右部分一样
(四)出示图片:实验
先把一张纸对折,在折好的一侧画出图形,剪下来,再把纸打开,看一看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图形?
(五)小结:这个图形就是,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六)练习
1.下面哪些图形是?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出示图片:练习一)
2.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出示图片:练习二)
3.下面的图形,哪些是?(出示图片:练习三)
(七)分组实验.
1.出示图片:几何图形
2.哪些图形是?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3.小结:正方形、长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圆,都是.有的有不止一条对称轴.
三、课堂练习
1.下面的数字,哪些是?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出示图片:练习五)
2.画出下面每组图形的对称轴.各能画几条?(出示图片:练习六)
3.把一张纸对折后,剪下一个图形,把剪下的图形展开,所得的图形是不是?(出示图片:练习四)
四、课后作业
运用学过的知识,用纸剪去一个对称图形,可以怎样剪?
五、板书设计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
对称轴: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轴对称图形》教案14教学内容:
教材P28~29页例1及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七的第1~3小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对称轴。
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一组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能够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方法:
观察、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白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发现许多的知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P28页的这幅图,你能从图中发现哪些有趣现象?
2、(学生自由回答)
3、(出示第28页的主题图)是啊,在游乐场里,空中飞舞着的蜻蜓风筝、蝴蝶风筝多漂亮呀,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它们的左右两边是完全相同的,这里面就蕴含着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知识对称。【板书:对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跟对称有关的知识。
二、探索新知。
(一)认真观察,体验对称。
1、观察图形,发现特点。
(1)看书第29页的树叶、蝴蝶、天安门的图,这些图形它们在外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数学特点,你能发现吗?
(2)引导学生从形状、花纹、大小、图案上观察。
(3)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发现。
树叶图:以树叶中间叶脉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蝴蝶图:以蝴蝶中间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天安门城楼图:以天安门城楼中间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4)教师小结。
这些图形的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如果沿图形中间的一条直线对折后,这些图形的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
《轴对称图形》教案15目标:
1、通过剪一剪的实际操作,体会到轴对称图形的主要特点。
2、在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能正确判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轴对称图形,并找到对称轴。
3、通过剪、画说找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抽象和空间想象能力。
4、通过对实物及相关图片的欣赏,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对称美。
课前准备:每生准备二张彩纸,剪刀
教学过程:
一、猜图形。
1、出示一组轴对称的图形,请同学猜一猜,完整的是什么?
2、说说你为什么这样猜?
3、揭示答案。看你猜得对不对,谜底马上揭晓。
4、看这些图,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了解轴对称图形的一般特点,对称轴的两边完全一样。
理解对称轴及对称图形的含义。
5、假如要判断一张纸是否是轴对称图形,你怎么判断?
二、找一找,画一画。
1、请你归归类。
小组讨论:哪些是哪些不是,为什么?
2、小组反馈交流。
三、欣赏。
1、你能带着今天学的`知识来欣赏吗?
2、欣赏完了,你想说什么?
四、找生活中的对称。
1、其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对称的图形、物体,你能说一说吗?
2、马老师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你能帮马老师解释一下吗?课件出示倒影的图片。
五、剪一剪。
1、想设计一些对称图形吗?来打扮我们的教室。
想一想,打算怎么剪?
2、学生动手剪。
3、学生贴窗花。(学生自己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