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时间:2025-10-20 22:08:07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半截蜡烛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说一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敌军周旋的。

2 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周旋时表现出的沉着、镇定,学习他们的爱国精神。

3 通过朗读,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的沉着、镇定,抓住文中的人物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等,并用课本剧形式表演出来。

二教学重点:

通过对课文的有感情的朗读,感悟伯诺德夫人一家的镇定、沉着。

三教学准备:

课件(重点段落、重点词句)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半截蜡烛》这篇课文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谁能说说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装着情报的、关系到一家人的命运、关系到国家的利益)

2 没想到这么不起眼的半截蜡烛居然牵涉到这么大的利益,而它却被放在了屋子里最显眼的桌子上,躲过了敌人的一次又一次的搜查,我们不得不佩服伯诺德夫人聪明的才智和过人的胆识。

3 然而,一天晚上,这半截蜡烛却成了所有人特别是伯诺德夫人一家关注的焦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3~7自然段,读的时候思考,为什么在这天晚上这半截蜡烛成了所有人关注的焦点?

2 学生自由朗读。

3 交流:(晚上会用到蜡烛,蜡烛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他们一家三口人的姓名也会结束)

4 蜡烛随时会熄灭,情报会暴露,伯诺德夫人一家在这关键的时刻就会想尽办法拯救这半截正在燃烧的蜡烛。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3~7自然段,看看这一家人怎样拯救这场灾难的`,其中你最佩服谁?

三再读课文,分析人物动作,体会人物的心理:

1 学生浏览

2 交流:

⑴伯诺德夫人

你最佩服她的什么?(沉着、镇定……)

你从文中哪里读到的能给大家读读吗?(她看着……)

读得好吗?谁再来试试?

“急忙”是她慌张吗?(抓紧时间……)为什么不迅速吹熄蜡烛呢?“轻轻地”体会到什么?(临危不乱……)

⑵杰克

你最佩服他的哪里?(镇定、不露声色……)

齐读重点句子(在斗争的……)

为什么搬木柴?被夺回后还有意义吗?为什么还去搬回?(不露声色)放到句子里再读!

的确,在蜡烛被夺回后,杰克搬回木柴已经失去了意义,他只能装作若无其事地坐待着……他在等什么呢?谁能用“要是……”的句式说说他当时心里想的话?而同学们所说的这一切都不可能发生,这半截燃烧着的蜡烛也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⑶杰奎琳

为什么佩服她?(解除了危机)

如果危机不是她解除的,你还佩服她吗?为什么呢?佩服她什么呢?(道晚安)

她在最关键的时刻,把装着情报的蜡烛捧到了敌人面前,向敌人说晚安,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她的确让人佩服!

四表演:

1 这一家人凭着沉着、镇定、勇气战胜了敌人,保住了情报,让人不得不由衷的佩服,同学们想不想把这些令人佩服的人物来演一演?

2 学生准备、表演。

五总结: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一家三口怀着对祖国的热爱,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最终凭着他们的镇定与勇气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六作业:

把这个精彩的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来演一演。

板书:

伯诺德夫人

半截蜡烛(拯救) 杰克

镇定、勇敢、机智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阅读感悟,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2、通过合作的形式,续编故事,培养孩子自主合作的能力,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一、感悟全文:

1、读课题:《半截蜡烛》。预习了课文,知道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家人沉着地和德国军官一次又一次地周旋,保护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的事。)

2、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为了保护这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他们都想了哪些办法在跟敌人周旋?请同学们用心地读读课文,画一画,说一说,也可以同桌相互交流。

交流中:

(1)教师相机板书:一吹二端、外静内急

(2)“外静内急”

“外静内急”,这不仅是伯诺德夫人一家人跟三个德国军官的斗争方式,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整个法国人民的一种特有的斗争方式。

“外静内急”,着急什么?

(“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导:“秘密就会暴露”,这是一份绝密的情报,可能会影响到整个法国的战局;“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这是一个情报的中转站,一旦破坏,来送情报的、来取情报的,会牺牲多少法国人啊!要知道,德国鬼子比当年的日本鬼子还要凶残百倍,他们杀人如麻。总之“万一”之下,后果不堪设想。同学们,情况——万分危急。]

3、在情况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却一次又一次地与三个德国军官周旋,最后终于保住了那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这三个人你最佩服谁?为什么?请再次用心地读读课文,同桌相互交流。

交流中:

1、你最佩服谁?还有哪些同学佩服(伯诺德夫人、杰奎琳、杰克)?你们觉得这家人怎么样?

2、板书: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

3、师要追问、生疑。引导孩子再读。

4、小结:听了同学讲的,老师也想讲一讲我的想法,伯诺德夫人一家人那种爱国的精神,那种在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机智、勇敢、镇静确实令人敬佩,同学都讲得十分精彩。不过徐老师想提醒大家一句,伯诺德夫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中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是她,第一个意识到蜡烛燃烧后产生的灾难性后果;是她,在两个孩子吓得脸色苍白的情况下能急中生智,想出了换灯“吹”蜡烛的办法;也正是她,稳定了两个孩子的情绪,使杰克和杰奎琳能在要紧关头想出两个“端”的办法。

二、续编故事:

1、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下面的故事会怎样发展 ……此处隐藏19959个字……:说来也巧,司令官正好有一位与杰奎琳差不多大的小女儿;更巧的是,在杰奎琳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有惊无险的背后,透露出的,是一家三口保护蜡烛时的机智勇敢、沉着冷静。

7、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八、总结升华。

1、引:一家三口与德军斗智斗勇,伯诺德夫人“殷勤”献灯灭蜡烛,杰克“主动”搬柴移蜡烛,杰奎琳巧妙请求带蜡烛,三人非常巧妙地化解了危机,这就叫周旋。在他们的巧妙周旋下,秘密保住了,情报站保住了,同时也保住了一家三口的生命。他们的大智大勇,来源于什么?

2、交流:热爱祖国、热爱民族,向往自由、向往幸福,正义的力量。

3、回读一家三口与德军的对话。

(1)引:同学们,我们从一家三口的语言、动作感受到了他们的大智大勇。这就是他们与德军周旋时说的话。暂且让老师先当回英雄,读这一家三口的话,你们呢,暂时委屈一下,读德军的话。

(2)师生分角色朗读。

(3)交流:你们觉得,德军是怎样的人?(凶恶,像野兽……)

(4)介绍:老师并不完全这样认为。德军少校说的这句话,老师反复地读了好多遍,读着读着,就总觉得他虽然身处异国,征战沙场,但也在思念着家乡,想念着亲人。他多希望能早日回家看看那娇小可爱的孩子呀!多希望这可怕的战争能早日结束!他仿佛在说:战争,不是军人的错!

(5)让我们再次读一读这三组对话。男生读军人,女生读一家三口的话。

4、小结:其实,这只是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为了争取民族解放,许许多多的普通人民,经历了无数个这样的惊心动魄,谱写了一篇篇可歌可泣的生命乐章。在我国反抗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中,也出现了这样的小英雄,放牛娃王二小、小兵张嘎、小英雄雨来……他们也一样留在民族解放的里程碑上,也一样活在我们的心中。所以,让我们牢牢地记住它——半截蜡烛,因为这是智慧、勇敢、忠诚的母子三人誓死保护的秘密;让我们用全部的身心牢牢地记住它——半截蜡烛,因为这是法国救亡运动中的一线生机;让我们用滚烫的鲜血牢牢地记住它——半截蜡烛,因为它是全世界正义力量的最强音!

九、延伸拓展。

1、认真读课文中关于一家三口表现的语句,把剧本中的语言、神态、动作提示填写完整,课后与同学合作表演。

(1)引:这个一波三折、险象环生的故事已深深地烙在每个人的心中,相信你一定很想演一演这个真实感人的故事。老师已经把这个故事根据独幕剧的形式改编成剧本了,不过,语言、动作、神态的提示语没有填写完整。请你认真读课文中关于一家三口表现的语句,把剧本中的语言、神态、动作提示填写完整。

(2)学生读文填写,交流反馈。

(3)课后与同学合作表演。

2、搜集反法西斯战争中小英雄的故事,准备故事交流会。

[板书设计]

半截蜡烛

伯诺德夫人 “殷勤”献灯灭蜡烛

周旋 杰克 “主动”搬柴移蜡烛 大智大勇

杰奎琳 “巧妙”请求带蜡烛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14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的机敏、勇敢,学习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时间】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2课《半截蜡烛》,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说说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

1、学生回答。

2、老师总结:

这半截蜡烛不是普通的日用品,在本文中,它与生活在一个特定时代的一家人的生命和一场重要的斗争息息相关,它关系到国家的利益,关系到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安危,因为它引发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大家想不想亲临现场,亲身经历那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

二、指导细读课文重点段

1、听课文录音。(第2、3、4段)

2、听完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啊?

是啊,课文的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让我们的心也绷得紧紧的,为伯诺德夫人一家捏一把汗,直到最后才深深舒了一口气。大家看看,围绕着蜡烛的变化,伯诺德夫人一家跟德军斗争了几个回合呢?

板书:

点燃 重燃 夺回

吹熄 端起 端起

这三个回合的较量,分别表现了伯诺德夫人一家人的什么特点呢?请大家默读课文,圈画出描写伯诺德夫人全家人的动作,神情,语言以及心理活动的相关语句,把自己的感情融入文字,想象当时的情景,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看看自己都体会到了什么?

3、学生自读课文,圈画词句。

4、学生交流学习成果。

三、引导品读课文重点段

1、根据学生的汇报,品读第一回合的重点语句。

出示文字:

“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这里有一个词语重复出现,预示着蜡烛的熄灭带来的一连串的严重后果,渲染了当时的紧张气氛,是哪个?这其实也是伯诺德夫人的内心独白啊,你认为该怎么读这句话呢?

指导朗读。(老师导读)。

她当时会怎么想呢?

从“急忙”“轻轻”两个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

多么镇定机敏的伯诺德夫人!

2、妈妈临危不乱,儿子怎么样?请你说说自己通过那些词语体会出来的?

动作:_____________

语言:_____________

神情:_____________

3、“大家要学会从人物的神态去揣摩人物的内心,请你想想,杰克“默默地坐待着”,他在待着什么?坐以待毙吗?假如你是他,会怎么想?

4、此时此刻,蜡烛仿佛成了一颗定时炸弹,情况万分危急,你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你能不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那紧张窒息的气氛?

5、在千钧一发之际,小女儿杰奎琳怎么做的?

“娇声”是怎么说?你猜她是怎么想的.呢?她为什么对少校说呢?

指导朗读杰奎琳的话。

她的办法成功没有?齐读课文相关语句。

杰奎琳巧妙地骗过了德军,化险为夷,保住了秘密,保住了一家人的生命!此时,你想对杰奎琳说些什么?

6、总结:

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在危机时刻,伯诺德一家人靠的是什么夺取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的胜利?他们这样做的背后有一种强烈的情感支撑,谁知道是什么情感吗?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一段找找。

(热爱祖国)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2、3、4段

五、小组合作

酝酿任务动作,练习语言,把握人物心理,表演课本剧。

六、作业

回家把课文讲给家长听,注意添加人物的心理活动。

【板书设计】

12、半截蜡烛

点燃 重燃 夺回

吹熄 端起 端起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