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小学一年级的教案9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的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1一、教学目标
1、熟练口算8、7、6加几的口算题,能正确使用8、7、6加几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
2、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对同一情境提出不同数学问题的能力,养成多元思考的习惯,在发散学生思维的、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让学生体验生活情境,感受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乐趣。
二、教学过程:
㈠专项训练热身准备
口算游戏。
1、以游戏的形式专项训练8、7、6加几的口算。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8、7、6加几的口算题,小朋友学的很不错。今天,老师跟大家一起带上这些本领去做一些游戏。
(1)开小火车,看哪个小组火车开得最快。(练习8加几)
8+6=8+8=8+5=8+7=
8+3=8+9=8+4=
(2)举口算卡片游戏。(练习7加几)
(3)找个数字和6做朋友。(练习6加几)
师出示数字6,让学生自己找个数字和它相加,并说出计算结果,指定几名学生说说计算结果。
2、完成教科书第105页的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总评。
(2)一个加数不变,观察另一个加数与得数的变化。让学生懂得:一个加数不变,和随着另一个加数的变化而变化。
[以游戏的形式开课,让学生愉悦地走进课堂,同时有复习了上节课的`口算,学生能很快投入本节课。]
㈡基本练习提高算速
1、比赛,看谁算得快。(完成课本106页得第5题)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并对个别题目进行提问,你是怎样算得?
2、游戏。(完成课本106页的第6题)
3、听说练习,教师报题目(地106页第7题),学生记录答案,看谁又对又快。
[基本练习的两道题有不同的侧重点,目标很明确,让学生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口算速度。]
㈢提高练习延伸课堂
1、指导完成课本105页的第2题。
(1)让学生看图,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内容。
(2)从画面上看,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条件?
(3)根据两个条件,你可以提什么问题?
(4)学生自己列式计算,全班讲评。
2、独立完成课本105页的第4题和106页的第8题,全班交流,同桌互评。
看图,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学生叙述后,列式,计算。讲评时,要求学生说一说问什么这样列式?
3、同桌互相玩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游戏。
[形式多样的练习,丰富了学生的练习空间,不会让学生觉得单调枯燥。提供给学生感兴趣的奖励形式,让学生在提高算速的同时对自己有了提高正确率的要求。]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2教学内容:
1、综合训练:音的长短X和X-
2、欣赏:陀螺云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初步分辨音的长短,感受四分与二分音符的时值,学会用拍手和拍腿继续感受二拍子的节拍特点。
2、通过欣赏,更好的理解音的长短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进一步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和兴趣,初步培养学生在音乐中分辨长、短音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
感受四分与二分音符的时值,并用拍手、拍腿表现二拍子的节奏。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第12页)
(师)火车火车来了WUWUWU,
(生)WUWUWU,WUWUWU。
注意:练唱撮口音时,口形要收拢,吸气后轻轻唱出,
气息要均匀,双唇不要用力,音量控制在mp。
二、综合训练:音的长短
1、同学们,刚才我们练唱了火车,那你们说一说,火车汽笛发出的声音有没有变化?(有长短)
请同学用WU来表示火车汽笛发出的声音的长短。
2、请同学再听一听下面几种声音哪个长,哪个短。
师用碰钟和木鱼敲击,请生说一说长短。
3、你在生活中,都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它们都有长短吗?
能举出各例子吗?(生举例)
4、同学们做的很好,声音有长短,我们的朗读或者歌唱也可以表现出声音的长短。
(书第10页综合训练三)
练习拍击XX和X-,即走走和走(呕)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
走走走走走走走呕走走走走走走走呕
(拍)手腿手腿手腿手腿手腿手腿手腿手腿
按节奏边拍手和腿,边念歌词练习感受X和X-的时值。
三、欣赏歌曲;
1、同学们,大家都见过陀螺吗?都玩过吗?还有大家每天抬头就可以看到天空中漂浮着的白云,很美,对不对?今天我们来听两首乐曲,一首叫陀螺,一首叫云。老师不说到底那首是陀螺,那首是云,看同学们能不能通过这两首歌曲声音的长短猜出来。
2、初听云和陀螺。
请生说一说那一首是云那首是陀螺。(你是怎样听出来的?)[“云”的声音长,“陀螺”的声音短]
3、分别细听“云”和“陀螺”。
听到“陀螺”中嗡嗡的声音时请同学举手表示。
再说一说,“云”中那些音比较长,那些音比较短。
四、小结
同学们今天学得非常好,知道并能表现出声音的长短,下节课我们来学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今天我们就学到这,再见。
板书设计:
声音的长短
XX -
走 走(呕)
课后小记:
课题:闪烁的小星 总课时数:第2节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闪烁的小星
2、律动表演
教学目标:学习用轻快、明朗的声音,准确的.时值,演唱一字一音的歌曲《闪烁的小星》,并通过律动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意境。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学唱歌曲并表演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同前节)
二、检查复习
请同学说一说上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边念边拍综合训练三,注意时值不要错,节奏要把握住。
三、学唱歌曲
1 ……此处隐藏3588个字……仅要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而且要反映数量相差的程度时,就可以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这些词来表达。
4. 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同学能团结合作,思考问题既认真又有创意。
(1) 讲述: 小熊和小兔来到了一片果园,它们看到了什么呢?
课件呈现试一试画面。小熊说:苹果有50个。小兔说:梨的个数比苹果少得多。
提问: 梨的个数比苹果少得多,梨可能有多少个呢?(小组讨论,交流)
课件出示: 梨可能有多少个?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先独立思考,再指名回答。回答时要求说出为什么这样选择。
(2) 课件呈现想想做做第1题画面。小芳说:我拍了46下。小明说:我拍的比你多得多。小明可能拍多少下?
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小组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
[说明: 通过讨论、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并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
5. 课间休息: 欣赏一分钟欢快的音乐。
提问: 这段音乐好听吗?播放这首曲子用了1分钟,我们上一节课需要多长时间?(40分钟)谁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将这两个时间比一比?
得出: 一节课的时间比这首曲子的时间长得多,这首曲子的时间比一节课短得多。
引导: 你还知道有哪些事情所用的时间要比一节课的时间长一些?(学生自由发言)
[说明: 听1分钟音乐使学生感到轻松,同时又和新知识联系在一起。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新知的'体验。]
二、 综合运用,培养数感
1. 猜人数。
课件呈现想想做做第2题画面。男孩说:一班有38人。女孩说:二班人数比一班少一些。
讲述: 二班可能有多少人?16人、36人、40人哪个更合适?
2. 猜年龄。
讲述: 小明家有四口人,他们听说你们学到这么多的本领也想考考大家,请同学猜一猜他们的年龄。
四名同学分别扮演爷爷、小明、爸爸、妈妈。
爷爷: 我的岁数比65大,比70小,你知道我可能是多少岁呢?
小明: 我的年龄比爷爷小多啦,我有多大?
爸爸: 我的年龄比小明大多啦,我有多大?
妈妈: 我比小明爸爸的年龄小一些,我有多大?
[说明: 抓住低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和想像丰富的心理特点,采用学生表演的方法,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三、 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本领?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今天所学的知识?
四、 活动
课件呈现: 小猴拿着卡片50,小猫拿着卡片45。
讲述: 小猫和小猴打算用今天学习的少些多些少得多多得多这些词玩一个游戏。你们想不想玩?
活动方法: 两人各拿一张卡片,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将两个数比一比。
[说明: 此环节重在学以致用,让学生在游戏中灵活运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并在运用中进一步加深体会。]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8一、1、同学们,这是数学王国的小猴子给大家送数学宝贝来了,你们想不想看?
2、这些东西的面是什么形状的?
3、玩游戏:谁能举出我说的名字的图形越多我就发给他一个智慧娃娃。
好!同学们都想,那这样自己拿手中的图形说这是什么图形?
4、检测一下是不是会认人,我举起图形的面,你说面的名字,(学生汇报贴在黑板上,再问一个,并写上名字)
5、摸一摸你们手中的图形,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告诉大家(平平的,平平的面,也叫平面,他们就叫平面图形,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一下平面图形,板书:平面图形的认识)
二、1、用手指着“边”这是什么?边,请大家跟着老师说三遍。
2、用尺子碰碰你的手,说说什么感觉,为什么会觉得疼呢?尖尖的叫角,念三遍。
3、下面数学王国的小朋友们遇到了一些问题需要大家帮他们解决,你们愿意吗?
a、长方形有()条边,()条长边,()条短边,两条长边,两条短边,()个角,角都是()的。
b、正方形有()条边,()个角,四条边都(),角都是()的。
c、三角形有()条边,()个角。
请你们小组讨论一个,哪个组说得最多就奖给他们组一个智慧人。
4、生汇报师填空。
5、发现有不会的,对边相等,让学生对折纸片,长方形,上下对齐折,比一比上边和下边谁长?左边和右边呢?
对于正方形,让学生摆火柴棒,用四根小棒摆出1个正方形,再把这四根小棒折下来比一比它们四条边谁长,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
6、玩游戏找朋友(出示平行四边形)从而得出角是直的并板书。
7、听听数学宝贝的自我介绍,好吗?(放录音)
8、闭眼摸图形。
9、你们帮数学王国的`朋友解决了问题,他们一定会很高兴的,那考考你们是不是认真观察的孩子,请说出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的,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10、这节课,数学王国的朋友看到大家学得这么好,送来了一份礼物,想看吗?这是什么?(蜻蜓)对了,它是由我们今天学习的图形拼出来的,谁能说出来,谁说得多,我就给它奖励,注意还要说出有几个图形。
11、那你们回送一个礼物,好吗?看谁用得最多,摆得最像,最漂亮。
三、1、你学会了什么?
2、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数学,回家后,找一找家里或教室里有没有学过的图形的物品,给爸爸妈妈说说看。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9教学目标: 在音乐实践中,准确有感情地演唱《牧童》,并试着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铁伴奏,探索三角铁的敲击方法,掌握姿势,能在《放牛歌》的间奏加入锣鼓镲的伴奏,感受为歌曲伴奏的愉快。
教学重点:准确有感情地演唱《牧童》
教学难点:加入打击乐伴奏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听音乐问好!
2、 复习上节课内容。
3、 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
1、 导言:
2、 表演《牧童》
(1) 完整地聆听音乐录音。
(2) 提示各种唱出了哪些内容?复听歌曲。
(3) 随着录音轻轻敲击双响筒。
3、 编创与活动——双响筒的`认识
4、 表演《放牛歌》
(1) 提示学生注意听觉与视觉相结合。
(2) 跟着歌曲录音,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 提示学生,没有歌词的旋律时间奏部分,有锣鼓镲伴奏。
5、 编创与活动——认识三角铁
6、 编创与活动——锣鼓镲的创编
三、结束部分:
小结。结束全课。